“呵呵……”花旬低低地笑过,轻咳了声,“对,果果说的没错,我们有老首长!”他可是全民的精神偶像,一句话的号召力可抵千言万语。

“在过几天,教育部将宣布恢复大学、恢复高考。”花旬背着手看向四野,双目熠熠道:“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农科院那边测出,灵气复苏之后,农作物的成活率提高了三倍,他们预测今年的粮食产量最低也是去年的10倍。”

“怪不得,我说这才二月,小麦咋长这么高。”蒋国昌往地上一蹲,伸手丈量了下小麦的高度,“这都有30厘米高了,照这么看,四月中旬说不定就可以收割了。你说,”他问花旬,“今年是不是可以多种一季作物?”

“农科院报来的产量,就是按多一季的农作物来估算的。不过,”花旬跟着蹲下摸了摸比往年都要粗壮的麦杆,“我觉着他们把产量估低了。”

“有了几年前的那事,”傅栩嗤鼻,“他们哪还敢往高里说。”

“所以,”方禹冷凝着一张脸,淡淡道,“老首长才敢勇于拨/乱/反/正,将知/青招回?”

空气为之一滞,蒋国昌、傅栩面面相觑,啧,连爷爷都不叫了。

花旬站起,掏了帕子拭去手上的泥,看向方禹,“你要这么问,就太狭义了。”

“最初知/青上山下乡,主要目的是垦荒,多以志原者为主,同时参与垦荒的还有大批军人。”

“六十年代初期,我国是个什么情况,方禹,我不信方远山教授没跟你说,撇开其他不谈,有一点我们都知,边疆我们有大片的黑土地等待开垦,城里却有一部分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无以为业,闲散度日。”

“当然造成这一切的,还是我们的工业不发达,城里就业机会不足。”

“粮食若不能高产,农业机械生产若不能达标,其他产业若不能增加。方禹,这些问题依然存在着,试问,可以招回知/青,恢复高考吗?大量的青壮年拥进城里,城市能负荷得起吗?”

“你在避重就轻,”方禹咬牙,想到运/动中惨死的父母,渐渐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