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已经入了六月,夜里的风还是很凉的,姚燕燕一边享受地吃着小厨房准备的莲子羹,一边听陛下给她念封元寄来的信。
封元信里写了近况,还说了要编写《战史》一事,姚燕燕对这个事儿并不感兴趣,朱其羽的眼睛却亮了亮,对姚燕燕道:“娘子,这《战史》要全编好,得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吧!”
准确地说,每编纂一部书籍,都会耗费人力物力,只不过是多和少的问题罢了,而《战史》明显是属于“多”的范畴。姚燕燕点头道:“是这样没错。”
皇帝陛下道:“这编书的人吃的是皇粮,领的是俸禄,不就等于是靠国库养着的?”
姚燕燕点头,就听陛下接着道:“那等《战史》刊印后,朕要开个书局,一册卖十两银子。”他说着说着,还算起帐来,“一册卖十两,《战史》少说得编写十册,这样一套就得卖一百两,卖上一百套就能赚……”
姚燕燕说道:“陛下,那封先生能同意吗?”
皇帝陛下想了想,说道:“大不了朕就让翰林院给他著书,让那些人多chuīchuī他的功绩与谋略,再刻到石碑上,他肯定就能同意了。”
第177章
皇帝陛下说到做到, 次日上了早朝, 就提起了著书一事, 当然,他没有说只为封元著书, 而是让翰林院的人协助封元任命的文官编纂《战史》,并另出一部书,用于记载文武百官在这一统天下的征途中所作贡献, 每个人都不落下,再小的官职,只要在其中有突出政绩, 至少都能得一份小传,至于官至右相, 还被封为兵马大元帅的封元, 在这其中占据的笔墨自然最多。
这书要是编成了, 流传到后世可不得了,这里的每个人, 相当于都名传千古了, 即便是不甚在意虚名的林大儒也不由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