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江夏走后的第三天清晨,周海笙便带着这四名设计师搭乘火车离开广州。说来也巧,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周家辉和朱彩灵终于办妥了到内地的一切手续,赶到广州。
关于周海笙的成长档案,已经放在了他们夫妻两人的面前。
他们的孩子不知道被谁悄悄地从香港带到了广州,然后被一对没有生育能力的老夫妻收养。成长档案十分详细,关于周海笙每个年龄阶段发生的重大事情都有统计。
这一份资料,是邹家辉花了很大的代价在半个月之内拿到手的。
朱彩灵只要一想到儿子曾经受过那么多苦,遭受过那么多的白眼,她的心仿佛被揪着,疼得厉害。
“彩儿,别胡思乱想,我们现在不是找到他了吗?”
邹家辉表面上是在安慰妻子,其实这句话何尝不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儿子的前二十多年的人生都是灰暗的,除了养父和养母给予的关爱之外,周海笙一路在逆境中成长。档案里详细写到,他在大学入学的时候被班长排挤,他的作业经常被人涂改,在老师心中的印象一落千丈。
更让他们夫妻气愤的是,那个叫邓秋雷的人,竟然敢用他们儿子的作品去参加比赛。
“马上去查,我要邓秋雷所有的信息!”邹家辉对助理安排道。敢这么针对他的儿子,他倒是要看看邓秋雷的胆儿到底有多肥。邹家辉心中冷哼一声,他要把这二十多年来亏欠儿子的都弥补回来。
朱彩灵从资料中看到了帮助儿子的贵人,“家辉,还有江夏和盛夏服装厂的信息,她是我们儿子的恩人。”
他们夫妻找到江夏和周海笙入住的酒店,却被告知他们在两个小时之前办理了退房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