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除外。
希亚数不清还在杭州上高中的时候,多少次被提前带去所谓的名牌大学感受气氛。
尽管事后,校长院长教导主任几乎所有人感激她的贡献,以至于愿意提前接纳离高考还远着的她,依然无法让她对所谓的大学和宿舍生活产生一丢丢的兴趣。
饮水投毒,书页抹毒,食物中毒。
树丛强/奸,推下天台,扔进湖里,图书馆空教室肆无忌惮地做/爱。
获取知识,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让一群从严酷的高中备考生涯一下子解放的学生们忽略他们肆意妄为的后果。
轻视生命,践踏生命。
别人的生命随时随地都能取,肚子里的孩子愿意就随时能堕。
希亚的能力让她看到太多人性的丑恶,对那些衣冠楚楚的名牌大学生敬而远之。
越是重点,人性压抑地越厉害,抓住机会,反弹得也越厉害。
乐学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乐学林出生在一个双方父母都是高中教师的家庭,家教甚严。父亲语文老师,母亲英语老师,两个老师的双重监督要求下,乐学林考入浙江理工大学一本线。
超出当年重点线四十分的成绩能上不了浙大,省外的22,985倒是绰绰有余。
父母双方都是杭州本地人,不愿意独生子去太远的省份,回一趟家也不方便。
乐学林的志愿不是由他自己选择的,就像他的人生,从还是个受精卵的那一刻起,父母已经替他全部规划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