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张素已经出版了新书《矛盾》和《实践》,假借阴阳辩证传新的哲学,结合古今历史实践和自己的成功实践来辅证这两个学说。
此书也被她巨大的“流量”购买。
这两个学说用白话写成,还创造了许多术语,有名词解释。刚开始时,面对那些从未见过的术语,读书人就一头雾水,要先学那些概念。
但是此书涉及到以女子这身匡扶天下、位极人臣的张素的为官做事的经验和一些谋略,便是她的敌人也忍不住要买来读。
读者们读一遍也懂不了多少,仍然觉得此书的伟大之处不下于四书五经,乃是惊世之作。
是年,张素开在“护国女王大学”里办讲座,便是开始传授两论,可以为读这两论的读者解惑,还能在讲座结束时接受学术辩论。
进大学听讲座的方式也很简单,在张素的书店里购买正版的两论书的,提前十天报名,先到先得位置。
就算有反对的声音,可是这个名额也被挤破头的抢占,但是书店也预防了黄牛抢位置,张素公开讲经,也不是为了钱。
跟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不一样,百家争鸣时的各大学者都是未在俗世中取得绝对优势的实践成功,就算儒家创始人孔子也没有统一天下,掌一国朝政。但是开派的张素是取得了实践的绝对优势后才传道,这时都没有多少人有底气出来和她唱对台。
皇太子赵琮、李碧莲、许仕林、刘轩、潘彬等人本就认识张素,又是身份非凡的人,坐在前排听讲。
只觉这学问来读史奥妙非凡,也是颠覆了原来朝代兴亡轮替的儒家仁政、暴政的一家之言。
张素讲完课后,李碧莲和许仕林正一起出了大殿,想要一起去探望白素贞。
却见赵琮和随从正等在大殿之下,李、许没有预料他会去而复返,现在赵琮的身份不同了,他们忙去见礼。
赵琮走过去,牵了李碧莲的手就走了,许仕林瞠目结舌,但是他也不便追上去。许士林从小对碧莲都是兄妹之情,他又是白素贞的儿子,他早知道早在五年前,碧莲差点成为燕王妃,他更不可能在这时候反而把纯兄妹情转为男女情。
赵琮和李碧莲一路信步返回,随从远远拉着马匹跟着。
赵琮都快二十三岁了,李碧莲也快要二十二岁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至今未婚配。但是赵琮身为皇太子,皇帝身体不好,大婚势在必行了。
李碧莲早些年还有中二少女的心,年轻人的心眼总是小许多,这看不上他、那看不上他,只有打开自己的世界,见过千万种人后,才发现赵琮已经在凡人中很优秀了。
赵琮因为从前的事件改了少年轻浮,种澜的死让他伤过心,毕竟是少年时第一个动心的少女,可是他想相守相伴互相扶持走下半生的人,寻寻觅觅只有李碧莲。
少了许多电光石火的浪漫,两个成熟的青年,互相欣赏后成亲正是水道渠成。而这时候,那些眼巴巴想要拣便宜得功德嫖紫微星的仙娥不是死了,也已经另嫁他人,注定回不了新天庭了。
赵琮可以娶别人,他不想娶;李碧莲却是尴尬的,没有男人有底气娶一个封侯的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