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从荷包中取出一张纸,说:“这是当日宫中赏花宴上,韩小姐当场做的词,因我喜爱诗词,一直带在身边……”
满场哗然,而韩枫、韩桐不禁神色大变,韩樱完全惊呆了,一丝欢喜后就满是恐惧。
张素道:“既然如此,燕王何不把这首词呈给了张大人一看。”
韩家仗着百年世界,祖上两代名相,敢和现在当权的护国郡主怼,也是因为本朝善待士大夫,他们有恃无恐。
但是张正也已经明白燕王站在护国郡主一边,这时如果要站边,他也不得不站在护国郡主和未来皇帝这边了,何况韩樱确实就是《桃花劫》的作者。
张正阅后,一拍惊堂木,说:“韩樱!你刚刚故意写别的字体,但是你写的这首词的字迹和书稿一样,而丫鬟萱儿的字迹和书稿只有五成像!如今铁证如山,你还有何话说?!”
百姓们不禁交头接耳,鄙弃韩樱,韩枫、韩桐脸色极为难看。
张正一拍惊堂木,叫道:“肃静!”
“威……武……”
张正道:“韩樱!你写了《桃花劫》,诽谤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韩枫心中闪过数个念头,说:“张大人,就算小妹喜欢写些故事,也不算诽谤朝廷命官。故事中明明写的是柔然公主,并没有写护国郡主,若是话本的事能当作诽谤朝廷命官,那天下诽谤的事就太多了。郡主借题发挥,要兴大狱,铲除异己,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张素叹道:“张大人,本郡主不想兴大狱,只想知道真相。你们死不忏悔,那我撤诉了。”
百姓们不禁震惊不已,深觉韩家跋扈,连护国郡主也敢又诽谤又欺辱,百姓们不禁把韩家看作是奸臣,对着他们都怒目而视。
张正道:“郡主何以又撤诉了?”
张素道:“之前我若不告,这苦命的丫鬟必死无疑,还要背负着诽谤我的大罪而死。若她没有做过,岂不冤死?这是一条人命,可是仆不能告主,只有我来告了。而我也想知道是谁这么恨我,我又在何时何地因何事得罪了她。现在我的目的达到,便撤诉了。”
张正叹道:“护国郡主仁爱之心,感天动地。”
在场的百姓都是弱势群体,已见韩家的所作所为,把张素与之对比,都在心中分了个忠奸,对韩家唾弃不已。
韩枫霍然站起来,说:“张郡主,我虽然官职小,权势远不及你,但是我不怕死!你以女子之身,独掌朝纲,乱了社稷,你要是真有忠君为国之心,应该早日退出朝堂,别再牝鸡司晨,回家相夫教子!”
张素起身,一身正气,道:“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就有百姓叫道:“护国郡主要是不进朝堂,中原还在北狄的铁骑之下,尸横遍野呢!郡主何时乱了社稷,倒是有些人当官时社稷大乱,也没见他能驱逐鞑虏,保境安民!”
韩枫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时再说不出话来。他从未见过这样气度的女子,或者说见过这样气度的人。美男子气度佳者如燕王,与这女子站在一起,让大家更心折的是这个女子。
张素朝百姓作揖,然后又朝堂上作揖,道:“张大人,小小丫鬟,回韩府必死。今日为我解惑,我恩典她一个良籍,大人没有意见吧?”
张正道:“下官没有意见。”
“多谢,告辞。”
张素说完,迈步离开,身姿潇洒,让在场的百姓不禁由衷发出滔滔江山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