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听说数年不见的李沧海来了,想起她的武功和门派力量,马上招见。
李沧海当廷表达她欲带门派中人前往西部助宋军退敌的愿望,希望沿途关卡给予江湖义士方便。
宋代虽然已经向资本主义发展,此时与前朝不同,已经取消路引,甚至还鼓励工商业发展,征收商业税。
但是江湖人大规模出动,只怕也是要引起当地官府的注意,造成误会就不好了。
仁宗此时正关心西北战事,又素知李沧海的能耐,有自干五要去退强敌当然欢迎。
仁宋说了几句勉励“御妹”的话,令中书拟诏让边疆官员礼遇襄助大宋的义士,并给了李沧海一块能调动部分地方官员的令牌。
本来,这些年因为商号的原因,与逍遥派下面所依附的绿林人士往来更密切,李秋水的节制的幽天部也建立了基本的消息网,马上把各命令和消息下达各帮派。
李沧海带了昊天、朱天的下属先赶赴延州。
不日抵达,前往帅府见经略使范仲淹。其时,狄青、种世衡等名将亦在范仲淹帐下听调。
面对西夏的入侵,边事的糜烂,范仲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取积极的防御政策。
得知李沧海前来助阵,范仲淹欣喜非常,因她到底有个郡主封号,又是江湖人而且官宦女眷,他也不避嫌带着下属亲自接见。
李沧海因此也见到了调到延州的折继闵,此时他已是正五品的游击将军了,也许历史上他不是这样,她也无法深究。
边疆并不像她想象的一样天天烽烟四起,宋军平日还是要做裁汰编制工作,还要团结军民,勤于练兵,赏罚分明。
由于她和属下武功高强,便为宋军分担了操练的任务。
逍遥派那种高来高去的功夫,普通士兵是不能练的。
她基于曾在实践中看过党项武士打架的特点,创出了三招枪法授予步兵,只让他们精练三招。
对于党项骑兵齐攻,目前只能用工事和阵法了,宋代没有像样的骑兵。
这日,却又是西夏大军压境,此时西夏将领嵬名守全率领,升起将旗。
宋兵严阵守在延州城内不出,西夏将领便在城外叫阵斗将。
斗将在演义中大量存在,到了宋代还是有许多的历史记录,就算名将岳飞也曾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