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清的优生优育,康熙爷也是操碎了心。

为给天下人做表率,原定三十八年大婚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都被生生推后了两年。还等着大婚出宫,就可以八哥天天见的两兄弟……

真一脸懵逼,很有点梦想破灭的挫败。

恨得牙根痒痒,想要找玉录玳理论理论那种。就问她又进了什么谗言,叫皇阿玛如此大动干戈?

说真的,玉录玳也是万万没想到系列。

印象中很有点因循守旧,忽视甚至排斥新发明,生生把黄履庄这么个东方爱迪生、戴梓那个天才武器学家双双忽视甚至打压掉,错过本可以领先世界百余年机会的康熙哎!居然……

居然雷厉风行成这样么?

看着那新鲜出炉,还带着微微墨香的诏书,玉录玳咬牙,总觉得自己该干点啥了。

于是,杜仲胶的深入研究被搁浅,自动驱暑扇的推广没有了下文。

黄履庄这边都删删改改,耗时月余,终于把可制作大块平板玻璃的机器给鼓捣出来,并成功做了块等身高的水银玻璃镜了。他的好东家还整天脚打后脑勺的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好在玉录玳虽分身乏术,太子妃那边新送过来的管事却是个靠谱儿的。

见这镜子确实清晰,堪称纤毫毕现,立刻意识到了其中商机。各种的围追堵截,总算成功见到玉录玳这个大忙人,被获准了量产玻璃与玻璃镜。

等到树叶飘落,秋色渐渐晕染京城的时候。

能干的管事已经组织生产了满满两个库房的各种商品,只等择吉日开张。

玉录玳这边也终于搜集够了她认为足够多的资料,再度站到了康熙面前:“臣妇启禀万岁爷,那日说起过《妇人良方》中的《求嗣门》后,臣妇心中就一直打了个问号。既然说同姓相婚,其生不蕃。那么,表兄妹呢?表兄妹结婚,所生的孩子是不是也有那么一点妨碍?”

“孩子为父精母血孕育,父母血脉各占一半。两兄弟的孩子互为表兄妹,两姐弟、姐妹各自的孩子互为表兄妹。除了姓氏不同外,表兄妹之间可也是跟堂兄弟、兄妹一样,留着同样的血,也是千真万确的血亲!”

这话说的,康熙眉心一跳。

不由想起表姐,他的第三任皇后孝懿,还有他们一月而殇的皇八女:“然后呢,你的结论?”

玉录玳屈膝行了一礼:“很遗憾,臣妇在前人著作里面并没有发现明确的结论。但是既然有了疑问,就得努力寻找真相不是?这两个月里,臣妇亲自加上派人记录了京城周边上万对表兄妹成婚,同时也记录了万五代内无亲而成婚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