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钱是万万少不了的。
杨镇南被轰炸地两耳发麻,不由看向了青伯昌。
“咳咳咳。”青伯昌望着已经凉透了饭菜,想到贾代儒身后的荣国府以及荣国公在北郡的威望,决定还是给点面子。
“不若先在广阳府施行积累积累经验,一下铺开不说钱粮供应不上,翻遍北郡也找不到那么多教书先生呀!”
青伯昌认为贾代儒就是没干过实事的书生,书生意气,让他真正做几件实事知道做事之难自然就迎难而退了。
贾代儒想了想,不禁赞道,“大人的意思先搞个试点,成功后再推广出去,真是老成之言,子规受教了。”
杨镇南暗地里翻了翻眼皮,感情绕不过去,早知道他不该出头的闹得现在耳朵还嗡嗡作响。
“贾学政初来乍到,还不了解北郡,你们平日里要多多照应才是。”既然已经出了钱,青伯昌也不将就自己吃冷饭冷菜,好人做到底交代属下一番后接风宴便也结束了。他自认处理很到位,荣国公的面子给了,自己也留有余地。
至于日后,贾代儒想的很好可太理想化了,肯定搞不下去的。
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贾代儒太能搞事,即使只是在广阳府搞他那个啥子公立梦学堂都差点闹翻天。
贾代儒手上一拿到鸡毛箭立刻行动开来,万事法先行,办事要有法可依,是以,还没开始筹建蒙学堂他先给北郡臬台送去了三部自己写的法令——儿童宵禁令、儿童安全令、儿童养育令。
“这时?”臬台袁凤林诧异地盯着手里足足上百页的法令,有些惊诧,他没想到贾代儒头一个先找自己。
“许多罪犯初次犯罪的年龄在12~17岁,然后成为惯犯最终形成犯罪人格。但是如果能够管控好这个阶段的儿童,整个社会的犯罪率将会低很多。”贾代儒说,“这个年龄的儿童是心智成长的重要阶段,如果流落街头无人看管极容易形成犯罪人格乃至反社会人格,官府若是能够提前干预,在他们长成前让他们能够正常学习生活以后社会必然会安定许多,也能俭省监狱成本……喂肥了再杀本身就是种律法错位!”
袁凤林愣了愣,贾代儒的话十分有道理,纵然能从犯人身上薅点油水,但看押的狱卒、每日的饭食都要钱,再者像他们这种普通牢狱有油水的犯人着实没有几个。
最重要的是,朝廷考核官员是按犯罪率高低而凭等级的,监狱犯人越多案件越是恶劣,他的考评等级越低。
仅仅颁布几部儿童法令就能降低犯罪率于他而言是政绩,实打实的政绩。
“我好好看一遍,如果没问题就颁发下去。”他承诺道。
贾代儒想了想,不太放心又拿出儿童心理成长发展与犯罪研究的小册子给他,“袁大人先看看这个,不然恐怕就难以理解法令中的一些规定。”
袁凤林好奇不已,“以前听闻荣国公有本教子成龙的册子,莫非就是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