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不妨问问老爷的意思。”赖嬷嬷见史氏一连数天为此事心烦,上前说道。
“也是。”
不想当日贾代善回府径自去书房和幕僚谈了半天, 晚上回来唉声叹气。
“草原上有白灾,牛羊牲畜死伤无数,今年匈奴必然犯边。”
史氏大吃一惊,“才十月就降大雪?”
贾代善苦笑,“也不算早,那里八月也有下雪的。”
史氏哦了一声, “是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她紧张起来,站起身, “可是又要打仗了?我去查一查府上的伤药够不够。”
贾代善拉住史氏,“哪里急成这样。”
接着,他苦涩地笑着,“况且能不能打起来还是未知。”
史氏不解, “难道他们能压着不犯边?”
贾代善摇头,“怎么可能,犯边是肯定的,就是不知规模大小。”
史氏坐不住,“不行,军情急如火,万一到时没准备好怎生是好。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一些伤药也得赶紧让人配好,还有些药丸子还没准备呢。你的那些亲兵家里安置的财物也需要点一点让人先送去安他们的心……”
史氏十分有经验地说,“对了,政儿还做出一种水枪,里面装上生姜水能喷老远,再找人做上一些说不准能用上。”
贾代善欲言又止,而后叹息一声,让史氏去了。
接到草原大面积白灾后皇上想打仗,兵部想打仗,甚至朝中有远见的人没有一个反对的。这时户部尚书出来说户部没钱,大半库房的欠条。
顿时没人吭声了,户部欠条怎么来的大家心知肚明,还不都是大臣们欠下的。
他们固然不反对打仗,可是也不想还欠银,而熙和帝一辈子都在求个仁字,怎么好意思开口让大家还银。
事情至此僵住。
贾代善愁眉不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不动他何时才能出发。怕就怕等凑齐粮草人家已经犯边了,草原茫茫,让他到哪里去找?
这还是比较乐观的,如果前方阻挡不及被孤军深入,贾代善不敢继续想了。
握了握拳,又回到书房让心腹小厮临寇急急叫来幕僚写奏折。
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上朝,不料他还未呈上奏折四王爷出人意料主动请缨追讨欠银。
“准!”
熙和帝看了看老四那张冷峻的脸,果然和谁欠他几百万似的。心中又是苦又是甜,这个儿子没白养,知道为他分忧。
可是儿子哟,你咋就那么爱得罪人,以后的日子长着呢,让他怎么放心。
熙和帝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