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已缓过气儿来,坐在那里道:“老祖宗的意思,是要接姑妈家的姐姐入京的。”
迎春闻言皱眉道:“林家姑父不是好好儿的吗?怎么就要接林家妹妹入京呢?”
探春摇了摇头:“谁知道呢?”
“不过接进京来也好,也有个人陪咱们玩儿。”探春说着又笑了。
迎春轻轻落下一子,端着茶水随意抿了一口,悠悠闲闲道:“姑妈家的妹妹是叫黛玉吧?听说一向最是聪慧机敏,读书上最好的。”
“生的也是花容月貌。”惜春优哉游哉地接了一句,又撇了撇嘴,道:“宝玉这回要开心了。”
迎春闻言若有所思,抬头看向由仪:“老祖宗怕是不是要……”
由仪笑了笑,抬手斟了一钟茶水往迎春的方向推了推:“尝尝。”
迎春这便明白了,她放下棋子起身接过那茶水尝了尝,欣然笑道:“果然大嫂子这儿的茶水滋味与别处不同。”
由仪飞了她一样:“这一钟茶花了我多少心思?当然不同?”
又对一旁的探春问道:“这事儿太太是什么态度?”
“唔……”探春仔细想了想,道:“看不大出来,淡淡的,就跟老太太要接湘云姐姐过来小住一样态度,还叮嘱琏二嫂子要记得给林家姐姐打扫屋室。不过老太太说,到时候就让林姐姐在她屋里住,太太听了才有些不乐意,但也没表现出来。”
由仪闻言摇了摇头,抬手又斟了一钟茶水给探春,道:“这话出去不许说。”
“嫂子放心,探春明白的。”探春端着茶钟啜了一口,道:“在嫂子这儿说的话,出去我是从来不说的。”
由仪笑了笑:“你知道就好。”
探春于是看向由仪,认认真真地道:“探春知道您是为了探春好。”
“那就好。”由仪抬手摸了摸她梳的发髻,轻叹一声。
她能为这几个孩子做的,无非是传授给她们一身本领,但是最后怎样的结局,还是她们自己过出来的。
转年开春儿,贾兰满了五岁,由仪如原书中一般将他送入的贾家族学,又额外封了金银束脩给贾代儒,请他在学中照顾一二。
其实贾兰的学识寻常六七岁孩童都是不及他的,只是不让他去上学,贾政那儿也不好交代,由仪便让他去了。
也额外叮嘱了贾兰些许,贾兰自幼聪敏非同龄人可比,叮嘱他的也能放进心里去,由仪也放心。
何况这些年贾兰在贾政面前露出些聪明来,贾政对他也颇为看中,为他入学一事又叮嘱许多,又是叮嘱王夫人给他挑选小厮伴读,又是请人给贾代儒老先生打招呼,也是极为用心。
王夫人想着贾兰是长子遗孤,虽然不比宝玉亲近,到底也是自己的血脉,听贾政吩咐了,便也尽心做了。先挑了四个伶俐小厮给贾兰,一应衣物、笔墨也都备了崭新的供他选用,虽然仍旧淡淡的,倒也没失了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