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很大一部分信都是匿名,不然一封封回过,不知张国荣要写到何年何月。

回信期间,蒋天佑的钢琴学习步入停滞,张国荣反复纠正他手法,最后问:“天佑,你是不是学过别的什么乐器?”

蒋天佑说:“小时候学过古琴。”

张国荣脱口而出:“我早该想到!”

蒋天佑这样会有字号的人,理应学过古典乐器才是。

想到这儿,张国荣冒出一个疑问:“天赐为什么没有字?”

“文华说没必要,我想也是。”

相对于蒋天佑的淡然,张国荣相当可惜,惋惜后又好奇,“你弹得怎样?”

蒋天佑想了想,起身到小书房,找出一张蒙尘的黑胶唱片,又翻箱倒柜找出唱片机,搁上唱片,琴声倾斜而出,七十二滚拂流水,因年代久远音质模糊,仍能听出水势激荡,万壑争流。

张国荣不禁动容。

蒋天佑一指:“我七岁弹的。”

张国荣大呼遗憾,若早知道蒋天佑会弹古琴,就可以把这画面用在《十里亭》电影里,蒋天佑倒是不在意,“我多年不弹,技艺生疏,捡起来要花不少时间,肯定赶不上。”

张国荣稍稍安慰,仍是垂头丧气,问:“为什么会放下?”

蒋天佑说:“你没听过我爷爷抚琴。”

爷爷造诣深厚,他幼时没听过旁人弹琴,受爷爷教导,只觉得高山仰止,永不及万一,至少年明白是心境不到,的确永远不及。

爷爷去世,陪伴他一生、也陪伴蒋天佑长大的琴随他下葬,蒋天佑便再没弹过。

“我买张琴送你,”张国荣断然道:“重新练起来!”

蒋天佑顿了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