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学术型偶像 铁马倦倦 2422 字 2024-01-25

他跟虎克走了十几分钟,终于到了后山。

澜苍古茶公司的自有茶园足足有上千亩!

一整个山坡都是翠绿一片,其间有些茶农还是工作着。

这里种的茶树也都是适合做普洱的良种,楚孑粗略估计了一下,这片山上应该至少种了□□种茶树,而棵棵株株都长得非常好,显然经过了精心的照顾。

虎克看到楚孑陶醉的神情,忽然笑了一下:“这就觉得震撼了?等回头带你去万亩古茶园的时候,那才叫震撼呢!”

是啊。

一想到就快能去到万亩古茶园了,楚孑也心潮澎湃起来。

第144章

两个人在茶园里逛了很久, 之后才在古茶公司吃了饭,下午又去了车间。

这里的车间已经非常专业了,但由于澜苍县的茶叶几乎只做普洱茶, 和清源村的绿茶与红茶实在大相径庭,所以楚孑也只是做了记录, 并没有找到太多的参考价值。

晚上, 他把这些情况一一汇报给了明教授, 明教授听完也是觉得厉害。

虽然网上能查到一些关于澜苍古茶公司如何发展的消息, 但明教授还是让楚孑有空的话, 找到更合适的人好好去问一问。

第二天, 虎克就带着楚孑暂时离开了澜苍县城。

因为传闻中的万亩古茶园其实并不在澜苍县城,而是在澜苍县旁边的景迈山上,所处的位置在惠民乡芒景村附近。

这里的盘山公路依旧不好走,越野车更是一路颠簸,而且越往山上开, 雾气也随之大了起来,虎克又不得不放慢车速, 稳扎稳打地前进。

直到接近中午的时候, 车子才开到了惠民乡。

这里发展的和澜苍几乎一样, 也是道路平整,通讯发达。

可见我国的富民政策已经深入了边境大山深处的大村小乡。

又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虎克才带着楚孑到了惠民乡旗下的芒景村上寨,这里的民族服饰与建筑和澜苍县也不太一样,楚孑问了虎克之后才知道,这里的村民大部分都是布朗族的。

可见整个云省, 哪怕是在同一个县、乡的不同村落,也有着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

而芒景村, 楚孑到了这里便有一种熟悉感。

这里太像清流村了,入村两旁的路上便是盘根错节的古茶树,但又和清流村大不相同,这些古茶树依旧茂盛,翠绿的茶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波光粼粼,如同一片绿海。

“前面这里有一个古树毛茶初制加工点,”虎克介绍道,“在这里收来的茶青可以进行粗加工,然后在被澜苍古茶公司收购,进一步加工,这样省却了很多交通成本。”

楚孑听着,认真地把这些记录了下来。

一边记录,他也一边拿出手机拍摄,仔细看那些相片,才发现这些古茶树之上的苔藓甚至都长得很好,更觉得当地对于古茶树的保护以及古茶树资源的开发利用简直令人惊叹。

“这些都不算什么的,”虎克的神色带上了一抹骄傲,“山上比这些更大更粗的古茶树多的是,而且这些天秋芽也刚刚萌发,正是采茶的好时候。”

楚孑听完,对古茶园更是心生向往。

经过短暂的午休,他们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万亩古茶园。

这是一片令人足够震撼的巨大丛林。

山上的温度十分宜人,其实这里终年的平均温度也就是18°左右,而在午后则会感觉更加舒适。

放眼望去,都是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翠绿,这里的古茶树大部分都生长在原始丛林之中,楚孑跟着虎克,在丛林里肆意走着,所到之处,皆是几千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