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回去之后时不时还会讨论一下,甚至拿出韩星霁那份策论看一看。

他们也有人讨论过这份策论会不会又请了摄政王来斧正,毕竟摄政王帮乐安伯看策论也不是一次两次,大家都知道。

只是看这次策论的风格,熟悉的人就知道这里面没有摄政王的手笔。

因为整体风格都非常柔和,若是换成摄政王来有些地方会表现的更加强硬一点,并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

韩星霁的策论跟他的人一样,犹如春风拂面,哪怕有人不太同意他的看法也没办法对他冷脸。

官员们的讨论都比较高层次,民间是不知道的,但是国学管理的学生当了一把宣传大使。

尤其是在水利相关课程开课之后,家里有点钱的都开始疯狂给家人写信,让家人给下面的弟弟或者一直考不上的兄长准备明年的国学馆单招考试。

用他们的话说,国学馆教的都有用,不学就亏了!

至于公开课的内容自然也传播出去了一部分,他们的同窗先生还有家人都是读过书的。

而这个时代读书人掌握着宣传喉舌,他们的说法评价是会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

就比如说根本不是负心汉的陈世美却落得了那样的名声。

韩子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利用了学子们对科举的重视传播谣言。

他倒也没想着用这点小手段就能把韩星霁给压下去,他想的其实是让韩星霁老实一点,听话一点。

毕竟人还是好用的,但凡韩子韶提出来的要求对方都能完成个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