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霁也懂了大家的意思,对外宣称是国学馆试运行。

虽然教学什么的都跟正式差不多,但官方口径里就不算正式成立,楼时巍甚至没让史官记录。

韩星霁隐约嗅到了一点味道,感觉摄政王可能又在憋个大的。

不过他对此保持沉默,依旧按部就班忙他的事情。

国学馆大部分都是跟后世差不多,比如说校服这种东西也是有的,当然这里便成了馆服,头上的方巾和衣服都是浅青色,胸口绣有国学馆的馆标——旭日半升,寓意着他们是朝阳是未来的栋梁。

馆服的钱是韩子韶从自己的小金库掏的,他想要收买这些秀才也没有什么特别好下手地方,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韩星霁也不在意,心安理得的收了钱还把账目都做的十分清楚,在秀才们面前也说明了钱财的来源。

秀才们看着韩子韶的时候眼神多少会带着一些感激,这让韩子韶躁动的心都平复了许多。

他难得对韩星霁和蔼说道:“国学馆一定要好好办下去。”

韩星霁笑着说道:“陛下放心,臣绝不敢怠慢。”

不仅不怠慢,他教的还都是干货,到了这个地步,秀才们要学的已经不是普通学问,而是治世治民。

在教书过程中,韩星霁也发现了几个不错的苗子,那几个都是寒门子弟,从小经历都要多一些,知道民生疾苦,考中之后蹉跎了几年也懂了官场上一些门道,但心里那点坚持还有。

知世故而不世故,说话做事比较和缓,是很好的下基层的苗子。

本来考中的人都是要从外面历练一番才可能回来的,所以韩星霁也不在乎这些人在学馆学了多久,直接就去找了韩子韶询问能不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