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韩星霁不想全域推广,主要是这些建设都离不开人,而基建无论是为了利民还是为了经济效益都离不开人,也只能慢慢来发展。
这些东西都是经过慎重商量之后定下来的,而现在韩星霁的着眼点却已经到了另外一方面——民智也该开启了。
这个想法其实一早就有,只是那个时候还不太成熟。
正所谓仓禀足而知礼节,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追求更多,比如说读书当官。
如果一家人连吃饱都不可能,怎么会想着去当官?谁会让家里的劳动力耗费时间去读书呢?
当然也有天才一边干活一边读了出来,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随着粮种越来越好,水利设施的逐渐铺设,大雍的粮食产量对比以前可以说是迎来了井喷时期。
因为产量高,所以哪怕收完税,百姓手里也能有一定程度的存留,更不要提韩星霁还降低了税收。
大雍的税收并不全是交给国库的,至少有一半是要交给皇帝的小金库。
以天下来奉养一家不是说笑,而后才是各级官员从中取利。
韩星霁从来就不是个贪图享受的,除了宫里为了铺设电线而重新翻修了一次之外,其他东西他很少换,寝宫里的一些铺陈都已经摆了三年也没换过。
对此,新一任的宗正韩子培难得说了一句:“陛下是长情之人。”
这句话倒是没人反驳,皇帝的确是长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