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相同类似的工艺,出土预测的年份不同,色泽也有差别,工艺上也能看出细微的差别,匣子的色釉光泽更淡,做工却更精细。
几位修复老教授,葛院长包括文物教授,齐齐看向毛雨宁,等着她的后话。
毛雨宁仔细观察了物件后,才道:“这道古法工艺,它的色彩是通过烧蓝石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而非染色化学材料,通常不会掉色,只是长时间的佩戴,会失去光泽度。”
“你们看看匣子的龙纹,这一半是未做修复的色釉有多精细,其中的做工就有多复杂。”
葛院长其他人纷纷点头,赞同她的观点。
人群中,却有人忍不住开口:“您能告诉我,工艺的精美程度,和您今天来这儿的目的有关系吗?”
他的话已经不算含蓄了,谁都能听出的潜台词,是在质问毛雨宁能不能开锁,不能开锁也别浪费大家的时间。
毛雨宁刚才的心神,都在物件上,听到这道刺耳的声音,抬头看了过去。
她戴着口罩,漂亮的桃花眼微眯,声音清澈冷静道:“你好,我很清楚我今天来这儿是做什么。”
“……”
毛雨宁收回目光,视线重新回到托盘上,戴着手套的指尖,轻轻落在古法手镯上,再划过小匣子上的龙纹,最后点了点色泽明艳,由几个修复教授添上去的描绘痕迹,道:“您们修复的时候,用的并非是烧蓝工艺是吗?”
几位修复教授纷纷点头。
人群中,刚刚被毛雨宁回怼的人,又开口道:“谁都知道烧蓝工艺要在800多度的高温,过几次高温才能制出不褪色,亮度鲜艳的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