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超导其实是现在的热门方向,目前已经有了液氮温区的高压超导体。但景长嘉这个思路与其他镍基超导团队则完全不同。
甚至于二维结构与笼目结构,都是两个完全相反的结构。
“如果做超薄镍基二维材料的合成,可以用电沉积做出很小的纳米片。”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开口,“我看过这方面的研究论文。”
“是电池那边的技术。”另一个戴着眼镜的研究员说,“不过他们基本都是做复合涂层。”
“这个二维结构至少与电相关。”有人说,“笼目结构有人有头绪吗?”
“似乎有一种催化剂是这个结构的镍基。不过管他的,都进组了景老师要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呗。”
她这话说得大家纷纷点头。
研究员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方向分好了组,就紧锣密鼓的跟着景长嘉开始干活。原以为镍基这边是最困难的,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氧化铜晶体的原子编辑更难起手。
它的晶体结构是一种层状结构,这种结构使得他们极难对单个的原子进行编辑。红外脉冲可以使原子振荡发生偏移。但离开红外脉冲后,它们会立刻变回原形。
他们尝试过热分解,做过气相沉积并加入相关干扰去敲除边缘原子,还利用过晶界偏析试图让结构不稳定。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景长嘉看了很久,才开口道:“试试脉冲电沉积,再加入少量的催化剂去抑制氧原子的生成。”
他指出了方向,实验一组就跟着这个方向开始忙碌。
而景长嘉自己也没有闲下来。他白天几乎整天泡在实验室里,晚上该休息的时候,就回记忆图书馆里疯狂的吸收系统书架上的知识。
目前这三个组的方向,都是未来圆柱世界的书里写过的超导材料,但具体如何制备,即便有系统书架,也依然是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