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道:“市百货大楼里卖的那个样式蹊跷的篮子是你们那儿做的吧?”
另个惊叹:“哦,原来是他们啊!”
后头的乘客也嚷嚷道:“哦哦哦,我知道这事了,知道了知道了,原来是你们啊!我没看报纸,我家孩子他舅是他们村书记,说是被召去公社开会了,就是为这事,听说还能去跟你们学,还不用交钱,真的假的啊?”
聊篮子的被‘不用交钱’震惊到,话题统一集中到这几个字上,开始新一轮的议论纷纷。
“不用交钱,还有这样的好事啊?”说话的人语气带着一点怀疑,好像在判断其可信性。
跟这人邻座的也侧头道:“这么好的技术不给钱就教啊?那是不是要给别的?”
售票员往邱则铭两人身边一站,道:“这么说我也有点印象…我忘了啥时候听车上的乘客说西河公社饭店大冬天上了黄瓜炒肉,红烧茄子,韭菜蒸包,说是有个大队盖了棚子,在里头种菜,给西河公社饭店供应。唉哟,就是你们大队啊,这事还上报纸啦?”
她是想起了大棚里能种菜的事,并不知道最近的报纸。
还道:“你们教这个技术,为啥不要钱?”
邱则铭索性往过道上一站,笑道:“大家安静一下,既然大家这么感兴趣,又特别关心我们提出的不收费,那我来给大家详细讲讲……”
他从那个‘塑料大棚万里行’活动开始讲起,顺带讲了讲这些年大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赵教授团队是怎么克服的,又讲到他们大队种大棚的契机,提到了周嘉妮当初帮老乡卖菜的事,一桩桩,一件件,以及省城的老师帮忙找材料、他联系朋友帮着打听赵教授团队并向人家请教的事。
而这时候信息闭塞的特点又体现了出来,有位老乡道:“哦,我还以为是你们自己鼓捣的呢!”
邱则铭笑道:“我可没有赵教授团队那个本事,人家研究实验,为了咱们老百姓能在大冬天吃上四季的蔬菜,可谓是煞费苦心,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且不要报酬。我们这只是帮着推广一下,力所能及的指导指导,怎么可能收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