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看向窗外,见院里的日晷已经指向酉时。他咳嗽一声,清嗓道:“也到时辰了。既然一致同意,那便待我今晚誊写过后,明日劳陈师爷寄与上司。”
陈师爷颔首。
三人散去。
当晚,王伊誊写完两份公函,确认无误后,交与陈师爷。
陈师爷再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发与上司。
了结此事,三人便等着回复,可直至除夕,也始终没有消息。
钱师爷有些愤懑:“一文钱都不给?”
王伊倒不着急:“批钱款要通过层层审核,估计还没走完流程,再等等”。
于是三人便先专心准备新年的事。
正月初一,张贴公告,宣布改元,同时宣告朝廷的官吏调动,即张方升任参知政事。
初一至十五县衙轮番休假,安县里没有什么大事,大家过了个安稳的好年。
正月十六,新参知政事张方上《本朝五十年无事札子》,陈述本朝建国初五十年间国家太平无事的缘由,指明现今权贵盘踞于上而贫寒拥塞于下的弊端,力求变法。当日朝会,群臣争执,但最终变法派占据上风。因此天子拍板决定,由张方主持变法,改革风俗。
正月十八,远在安县的王伊等人得知变法的事宜。而伴随变法的消息一同而来的,则是上司的修路拨款。
惊喜兼有,王伊将修路款项交与陈师爷,明确修路的种种事宜之后,于正月十九日修书一封,寄与京城的王子腾。
正月二十三,王伊收到王子腾的回信,信中说激流勇退,一切都好,让王伊照顾好自己,不必担心他们。
王伊稍微安心,此后便将全副心神投入安县的建设。
正月二十五,号召当地士绅捐款修路,因王伊身先士卒捐出千两白银,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响应,共筹得白银四千两。另有朝廷拨款二千两,总六千两白银,修路绰绰有余。
二月初一,征丁,开始修路。
四月二十七,结束修路工程,安县至徐市道路畅通。
五月初一,朝廷颁布青苗法,要求各地官府在每年二月、五月时将钱款和粮种贷给有需要的百姓,每半年收取两分利。
王伊得知法令细条,认为对百姓有利,让陈师爷着手实行。
陈师爷摸了摸自己半白的头发,开心地流出眼泪。
九月,安县丰收,粮食和土产均有富余。
王伊和陈师爷商定,鼓励安县百姓向外运输粮食和土产售卖,号召得到响应。
冬月,朝廷下令清丈土地,核实土地的所有者。
王伊实行,查出六百余亩无主荒地。和陈师爷商定,将六百余亩荒地归入县衙名下,如有需要补偿的款项,则由县衙公库补偿。而这些无主荒地将租给无地的农夫,每年根据年成收取税金,所得税金将拨给当地的孤独园、书院和女子学,以救助老人、养育孩童和鼓励教育。
乾淳一载,大吉。
乾淳二载三月,朝廷颁布农田水利条约,要求各级政府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因前年丰收,府库颇有富余,于是王伊当月主持修建水利工程。根据安县农田所需,适可而止。
乾淳二载八月,安县大丰收。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直到腊月初三,县里士绅突然呈上万民书,以“女子读书无用”为名,要求取缔女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