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槛寺环境清幽,到夜晚,蒙着月光,世间万物更有一种朦胧疏离之感。他坐在台阶上,夜色微凉,风声和诵经声若有似无。伸出手,月光和树影一起落在他的掌心,‘藻荇交横’,倒也别有一番闲趣。
但王伊不是个耐得住寂寞的性格。闲趣一会儿,装装深沉也就够了。再待下去?他怕自己会无聊到高声咆哮。于是这个大俗人信步走回自己的房间,洗漱完毕,早早入睡。
次日上午,王伊跟小和尚和住持色空托付过几句话,随了些香油钱。下午他辞别玄净,骑马去水月庵,找王熙凤等人。
水月庵和铁槛寺相隔不远,一刻钟左右就到了。
远远地,见大门上的匾额写着“水月庵”三个大字,王伊拉住缰绳,缓缓停马于庵前。庵门紧闭,无人迎接。王伊下马,随意把马系在庵门前的一棵小树上。走近庵门,发现楹联上规规矩矩地写着“迎四方来客,待八面贵宾”,不由得一笑。握住铺首,敲门三下,庵内传来脚步声。王伊后退一步,耐心等待。
庵门打开,是一位小女尼,约莫六七岁上下。她打量王伊,问道:“施主是来做什么的?”
他便答自己姓王名伊,是来找凤姐儿等人的。
“原来就是你呀”,小女尼笑道。她打开庵门,放王伊进来,自己去牵王伊的马。边走边说,“大前天奶奶就说您要来,我们巴巴地盼了好久,可算把您盼来了。”
王伊知道她说的是客套话,但见她年纪小,有意逗弄一两句:“我又不是如来佛,盼我做什么?”
小女尼一撇嘴:“你要是如来佛,我们才不稀罕嘞。每年一到如来佛的生辰,我们就要吃得朴素些,万一如来佛真来了,我们不都要辟谷吗?”。
听出言外之意,王伊笑问:“意思是我来了,你们就能吃得好些?”
小女尼似是想起什么开心的事,笑得更欢了,止不住地点头:“您是贵客嘛!贵客上门,自然要吃得好些。我们也能分点口福”。
王伊促狭道:“你这小道士,明明是修道之人,却只想着口腹之欲。该打!”
谁知小女尼不慌不忙,一撇嘴,反击道:“庸俗!我们修道之人,要入红尘,才能看破红尘!没有吃过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吸溜,怎么可能看破它们的美味!”
王伊挑眉:“这可都是荤菜,你们庵里还供这些?”
小女尼自知失言,吞一口唾沫,闭嘴了。
王伊摆出一副严肃脸:“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小女尼一脸不屑:“坦白从宽,明日下山;抗拒从严,得道升天”。
王伊大笑,明白了这水月庵不是一座全然清修的寺庙。但那又怎么样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王伊不再追问,向小女尼道谢后预备去找王熙凤。但小女尼说方丈净虚正在和奶奶商量要事。于是王伊便顺着小女尼指的方向去找秦钟、宝玉二人。
作者有话要说:第十章打卡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