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班,孟绮领到一个任务,为一家化工企业写篇特稿。
这家企业是本地龙头之一,纳税大户,最近筹备上市,开始在各大媒体造势。孟绮文笔好,文风大气,领导特意点名让她来写。
对此,有人表示不服气。
这个“有人”,叫杜航。此人颇有些才华,长得眉清目秀,比孟绮早两年入职,热心同事还曾撮合过他俩。
孟绮的感情观也有点矛盾,一方面觉得感觉对了就行,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小规则。比如,她是文科生,另一半最好就是理科生。就算都是文科,也不能找同行,就算同行,也不能找同事。
既不能互补,也没有神秘感。
杜航对她有点意思,得知她没一点意思后,与其说情感受挫不如说自尊受挫,加上俩人又是竞争关系,就明里暗里地较劲。
比优质报道,比奖项,且都在瞄着同一个职位——首席记者。这时候每一篇报道的分量都尤为重要,比如这次的特稿。
散会后,杜航走过来看似随意地说:“听说这次的稿子本来是请老邓写的。”
言外之意,邓主编把机会给了孟绮,对她有所偏爱。
对此,孟绮只是回一个字:“哦。”
杜航:“……”
在任何一个行业,姿色出众的女性都会面临一个困境,只要业绩出色,就会有人说三道四,毕竟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是很难的。
孟绮还是新人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某天,一个男同事正跟人内涵她,不知用什么手段拿到了一个难搞的采访,她走过去,坐到长舌男对面,右手举到桌上,提出掰手腕。
对方讪笑:“那不成了欺负女人吗,我还是怜香惜玉的。”
在她用了激将法后,对方跟她比试,脸都憋红了还是输给她,她活动着手腕,轻描淡写道:“连女人都比不过,要是我就一头撞死。”
第二天,徐徐来找她:“姐妹你出名了,也给我们出气了,现在大家一提到你,都说是个狠人。”
孟绮云淡风轻地回:“狼人才是我的目标。”
比狠还要多一点。
其实她当时心里也是忐忑的,万一这男的动手怎么办,万一其他几个男的都袖手旁观呢?幸好他们还有点底线。
就这样,孟绮给自己立了一个又美又狠的人设。后来,有了自己的小团体,也有了各种奖项,就没人敢小觑了。
……
孟绮回到座位立即着手准备,翻阅企业资料,登录官网,看了微博,然后发现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评论里有一条,指出这家企业违规排污,还删评论。
她随手截了图。
稍后再看,果然这条评论也不见了。
讽刺的是,这家企业的环保举措,还是要被大书特书的内容之一。
孟绮看了眼电脑壁纸,是一幅湿地飞鸟图。
这是她自己拍的。
她曾做过濒危动植物的深度报道,就在这个湿地自然保护区。
老邓把这个任务交给她,必然有他的考量。而不是杜航想的那么简单,一份歌功颂德的美差,甚至肥差。
这天下午,孟绮正在准备采访提纲,前台打来电话,说有人找她。
对方没报名字,只说一句,不下去她会后悔的。
这么“来者不善”的言论,并没有惹恼孟绮,因为他们这一行需要“线人”,一般能亲自过来的都是些热心大爷大妈。
孟绮没多想,就下去了。
下去一瞧,来的还是个小年轻。
一身名牌、一脸来搞事情的尹可乐。
作者有话要说:迷你小剧场:
在一起后,某天,孟绮问:那些三角形胡萝卜,被你吃了还是扔了?
苏亦至:……这种没用的小事你还记着?
孟绮:跟你有关的,怎么会是没用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