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碧城是大公报的记者,长期负责撰写《上海职业女性访问》专栏的文章。
作为曾经在报上刊登过“试观五洲之国,女学昌,其国昌;女学衰,其国衰;女学无,终必灭之①。”有力文字的女记者,她总能透过各种新闻找寻蕴含的女性力量。
然而…大公报主编摇摇头:“不行。那是一场商业宴会,我们并非受邀媒体。”
闻言,吕碧城露出受伤神色,手中钢笔戳在纸面,留下硕大墨点。
不过下一秒,往来严肃沉稳的主编突然噗嗤一笑,收起逗弄下属的表情,轻松愉悦地说:“虽然我们没办法提及宴会,但是可以从《娱乐》杂志专访上作延伸。”
啪——厚重的黑白画像娱乐杂志,被主编拍到桌子上。
但是娱乐报专访,和黎觉予有什么关系?
怀着这种疑惑的吕碧城,翻开杂志第一页后,顿时眼睛一亮。
主编用指骨点点桌子,兴奋难抑地说:“没错,《娱乐》的杂志专访就是百老汇的玛丽,最近卡尔登影戏院播放的百老汇映画,就是黎觉予当年登台纽约的歌剧。”
这部映画有多火,不用主编多家阐述。
吕碧城立刻抢过专访,说:“我明白了!”
就这样,即使宴会照片被要求不予流出,但今日新闻,依然铺天盖地全是黎觉予的名字——大家没办法刊登宴会消息,便从归国记者林苏北带回的映画、专访身上下手。
特别是大公报,吕碧城非常懂得如何先吸人眼球,再传播思想。
封面用上黑体加粗的夺目标题,写着:[空前创举,直接由纽约百老汇舞台;空前星光,华中第一歌剧女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