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演员揉着太阳穴走过来,说:“法国是没有夜生活吗?怎么你不跟我们一起玩?”
“今天晚上我们要去曼哈顿的天星夜总会,来吗?”
…法国没有夜生活吗?当然有。沙龙读书会夜间散步和咖啡厅歌剧,哪个不是通宵的,只不过黎觉予从来不去罢了。
不过她也没表露出内心想法,只是礼貌微笑拒绝了:“不用了,我比较早睡。你也知道,华夏人比较热爱工作和养生。”
这话一说,对方就都没再劝黎觉予休息了。
受民国大批留学生影响,华夏人敬业又节制,成为每个国家、每个种族都公认的事实。之所以会邀请黎觉予,也是因为她外语太好,百老汇后台又少华夏人,从而造成的误会罢了。
可是她的拒绝,却莫名吸引剧院后台其他人的主意。
搭档鲁道夫顶着压力跑过来,劝说道:“在美国还是合群一些比较好,不然容易被孤立。”
说完他就逃跑了,像是生怕自己和黎觉予扯上关系。
鲁道夫扮演者Juff是意大利人,他的劝告同时也是美国的生存法则,就跟艾伦的“笑与不笑”准则一样,值得黎觉予听一听。
但告知来得太晚——鲁道夫走后没多久,一群表情浪荡的陌生人,忽然找上黎觉予。
她抬头上下打量来者。
男男女女三四个,统一穿着百老汇文化衫、彻夜未睡苍白脸庞,因为酒醉虚晃的脚步,被掏空的身躯,让黎觉予想起在法国劫持她的流氓。
见状,她微微后退一步,警惕地问:“请问有什么事吗?”
“也没有,就是听说有人无视美国文化,来看看是怎么样的人罢了。”陌生人的领头说道。
黎觉予认识这个人,好像是百老汇工作十来年的老员工,现在在隔壁剧院出演音乐喜剧。
他也不知道黎觉予认出自己,依旧自说自话:“原来是林恩导演带进来的关系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