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黎母敲门进来,问:“房东太太催房租了。不过看在我的面子上, 她能晚两个星期再收…”

黎母和巴尔女士常年呆在旅馆,几乎不会跨越塞纳河,去上流社会才会涉足的购物场地,自然不知道黎觉予在香榭丽舍大街赚了多少钱。

对她们来说,初来乍到为的外国人,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赚大钱那是想都别想。

说起这个, 黎觉予才想起没清点过收益,也没知会黎母一声,让其安心。

她将口袋里零碎的法郎、生丁掏出, 发现一整个季度, 自己竟然已经赚了5000多法郎, 这还不算尚未结算的账单。

支付米迪旅馆的季度房租,绰绰有余。

但要搬离贫民窟,搬进卢森堡公园对面的小洋楼, 还是勉强了些。

虽然这属于黎觉予的心理阴影——东京大地震后,奢靡如她都养成了强制存钱的习惯,毕竟身处混乱不平时代,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被迫离开法国?

也不是不能白手起家,但谁不爱吃老本呢?

考虑好未来的黎觉予关上手提箱,将一千法郎抽出来,交给黎母。

却没想到对方先她一步,也拿出了五百法郎,两人手拿大额钞票面面相觑,错愕得不知道说什么好——黎母不知道黎觉予有赚钱,就像黎觉予不知道黎母每天都在干什么一样。

黎母不好意思地将钱塞进黎觉予手中,说:“我最近跟着巴尔女士做手工,卖华夏刺绣,赚了蛮多钱的…”

“巴尔女士说以后能赚更多…我没听懂,毕竟她激动起来法语滔滔不绝,我只能勉强听懂‘跌价’、‘垄断’、‘收入的数目’和‘舶来品的尊严’…大致和商业有关。”

黎母说这几个法语单词的时候,发音特别标准,让黎觉予觉得新奇异常——毕竟黎母是正儿八经民国旧妇女,要学会一门新语言,不亚于现代人学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