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喊停了教室所有在联系的学生,斥责黎觉予道:“你觉得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既然来我们宝冢上学,那就应该拿出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的态度。”
“既然你说你擅长女高音,那就来试试看嘛!我倒要看看插班生的水平在哪里。”
中本老师拿着教棍在空中挥舞了两下,隔空指挥钢琴助理弹奏。
等悠扬的钢琴声响起,众人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害怕地用手捂住嘴部。
因为这是咏叹调。
这是一出以背叛和复仇为主基调的歌剧,其中的选段最为盛名。①
它讲述了被欺骗结婚的少女露琪亚于婚礼当晚,身穿白色长裙睡衣,手握利刃刺杀新郎巴克洛的剧情。而这样的选段,之所以能在教室引起轰动,并不是因为剧情过于狗血。
而是因为,这是一首演唱条件近乎苛刻的咏叹调。
不仅长篇大段地使用了歌唱家畏惧的高音c,演唱音调还横跨超越了4个8度。而这样歌剧团首席都不一定驾驭地住的片段,却被中本老师挑选来,用以测试黎觉予的女高音。
一个刚刚成年高中生,怎么可能做到?
不少人都露出了怨愤的表情,特别是和黎觉予关系较好的中西,更是磨拳霍霍往这边走,一副要给黎觉予讨回公道的模样。
反观当事人黎觉予,面上却只有过分的平静。
只见她深深地看着中本老师一眼,然后不慌不忙地深吸一口气,控制呼吸和发音技巧,抑扬顿挫地唱出了第一句高音长句子。
黎觉予微笑着唱:“我的丈夫在哪里”
这是的第一句台词,往往是女高音们还没进入状态,最平平无奇的一句。可黎觉予不一样——被物部夫人严厉训练过的她,从音乐最开始,就成功代入了歌剧感情,情绪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