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从自己的女儿开始,和荣璞便想要培养她,叫她知书达理,叫她深明大义,叫她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
但好景不长,终究是逃不过朝代更迭,那场大火,葬送了和荣氏,更有人亲眼看到年仅十四岁的昭御公主投身火海殉国。
自此之后人人称赞昭御公主有大义,是为天下女子典范。
“已有三十八年零三个月了,秋棠,你我都已老了,过去的就该过去了,你如今这样说是不是还在怪我,怪我当年娶了瑶华郡主。”
昏黄的烛火照着两人,沈易明老泪纵横,和荣秋棠也是不禁低下头去来掩饰自己的情绪。
赵氏瑶华,也就是瑶华郡主。正是沈易明的发妻,东阳王的嫡女,赵家皇室之人。
“说这些做什么,早就过去了。”
“过去了?”沈易明站起身来,手叉着腰背对着昭御,“若是过去了,你若是放下了,何必年年都来钟胥寺,何必年年都在海棠树下挂个祈求平安的荷包。”
“你...”和荣秋棠终于是绷不住了,两行清泪落下来,“你...你去过哪里?”
钟胥寺药王殿前,满园的秋海棠,正是沈易明亲自为昭御公主和荣秋棠种下。
沈易明虽然没有说话,但结果是了然的。
再提起当年之事,显然两人谁都没有放下。
当年庆国犹在,沈易明父亲还在世,沈易明的姑姑是庆帝和荣璞的妃子,但不管是姑母在后宫,还是沈家在前朝,皆是不得脸不被喜爱的。
沈家也是费了好一番力气才将姑母送进宫中为妃。
沈易明也是跟着父亲进宫见姑母时候,见到那个明媚张扬的昭御公主。
“易明,你看那便是昭御公主,全天下最娇贵的女子。”
沈易明与姑母在后宫太湖边喂鱼,姑母不得宠,也恰好造就了年幼沈易明能常常进宫来陪她。
之间一个身穿红衣,面如骄阳的宫女走过来,身后跟着的少说有二十个宫女太监,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便向着他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