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米国与重樱的五级航母,相比于上一次则是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了,如果说上一次的“兰利”还只是个训练舰,携带的飞机与零战一样脆弱,但这一次的“博格”则是真真正正地护航航母。
作为早期的护航航母,“博格”可以说是脆弱到不行:舰身和甲板几乎是全木制的,只有飞机是铁造的,几乎是一打就沉。
不过只要有飞机就可以了,于是她看向了那并没有多少选项的飞机。
之所以略过重樱的航母,是因为这个等级的重樱航母也就仅仅只是增多了携带飞机的数量,至于坚固程度木头飞机实在是用不下去。
又为什么说没有多少选项呢?因为系统这里的“博格”很坑,只有常驻飞机,像之后的几次特殊携带的一些性能更优越的并没有算上去。
但仅仅只是常驻飞机就已经很厉害了,都是十分有名的。
一个是tbf轰炸机,这个其实不需要多少介绍了,米国海军最大单发舰攻,也是击沉过“比叡”号的,而且之后的改进款还击沉了“大和”和“武藏”以及其他的一些重樱战列舰,可以算是老牌驰名款式了。
要说特点,其实也没多少,只不过在那个时候还是很划时代的创新发明:比如说可折叠机翼,是格鲁曼最先想出来,也是最先在这款飞机上实践的。
三挺762毫米的机枪,一把在机鼻上,机腹与机尾上都各有一架,机尾上的电动炮塔也是让重樱的零战很难与它咬尾狗斗。
当然了,作为轰炸机,最重要的载弹量也是很厉害的,超大号弹仓可以放上一枚907kg的鱼雷或者是四枚227kg的炸弹,也可以放上副油箱长途奔袭。
升限近一万米,速度近五百公里,更是让她十分满意,仿佛像当年的米国甲方海军一样对着这个图标点了点头。
至于后一种,“f4f野猫式”则是更加有名了,在1943年以前一直都是s的主力战斗机,结构是当时最坚固的,用的材料也要比重樱的近乎木质飞机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六挺安在机翼上的机枪显现出了米国对于自家飞行员的射击水平与计算水平的极度自信,可惜的是尽管这么强大的火力,仍然很难拼过零战,毕竟20的机炮还是很香的啊,只能说大致上与它齐平。
当然了,她现在并不需要与哪架零战打,只需要消耗多到过剩的积分,过一把单翼机的瘾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