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重庆前,温琰带朗华和青蔓去乡下探望张婆婆,三人在村里住了一晚,夜里围在煤油灯下打戳牌,脚边点着蚊香,直到哈欠连天才睡。
这回一走不知哪年再见,他们几个凑了些钱留给张婆婆,次日依依惜别。
青蔓爷爷和青蔓奶奶年事已高,无法长途奔波陪孙女外出求学,私下自有千叮万嘱,不在话下。
临走这天,两位老人送至朝天门码头,青蔓舍不得祖父母,放心不下,哭成泪人儿,温琰也陪着她哭。
朗华跟在后面脸都黑了。他没想到青蔓会带那么多行李,三个牛皮箱几乎全是书,他拎了一路,重得要命。
祖父母再次郑重叮咛,交代她要勤奋自律,女孩家独身在外务必注意安全,待人接物得体即可,切勿招惹是非,若能考入最高学府当然最好,考不上也不用泄气,多多给家里写信,重庆是她的避风港,随时可以退回来。
青蔓听到一半就跪了下去。
温琰很羡慕她有长辈可以跪,那场景感人,见者落泪。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民生公司的轮船即将起航,三人登船,看着江水滔滔,朝天门码头逐渐推远,长江两岸重峦叠嶂,渝中半岛越变越小。
他们买的是五等船票,住统舱,所谓统舱就是一个大开间,乘客密集,没有铺位,只能自己用席子和被褥打地铺。即便如此,船票也高达数十法币。
青蔓本可以住高等客舱,但她想和温琰朗华在一起,同甘共苦,所以也买的统舱。
可她完全高估了自己的忍受力。
大统舱里混乱、吵闹、乌烟瘴气,鱼龙混杂,有人挑着箩筐,有人抱着席子,有人随地吐痰。尤其天热,汗臭、脚臭、烟臭,简直熏得人作呕。
白日倒还好,可以去甲板透气,到了晚上睡觉,更是一种考验。
青蔓从来没有睡过大通铺,和一群陌生人挤在一起,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怎么睡得踏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