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知挑了个好天儿去了趟庄园,看了半天碉堡的工事,感觉自己的钱真的没白花,防御性功能性都让她满意。

她这次是决定要在入冬前去趟猫耳山的,除了去再具体做一番规划外,她突然想起来一样东西可以御寒,所以想务必赶在竣工前过去一趟。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时知的生活其实算是安逸,崔氏早就脱离温饱线很远,所以她很多事也想不到。

比如如今这个世界冬天普通人是怎么御寒的?

崔氏有地暖,总不能所有人都用得起吧?清河还好像长安那种冬天冷死人的地方,百姓们又是怎么度过的?

时知有些惭愧,她也是看到棉花才想起这个问题,毕竟在现代她家庭条件也很优渥,她很难去主动想到贫困生活是怎么度过的。

前几天她问过阿勤阿学她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北方竟然还没有普及火炕,冬天有条件的人家有火墙而穷人是靠在火盆里点木柴度过,如果冬天太冷很多人家就会冻死人。

崔家的北方庄子都是有火墙还有炉子,但大部分穷人家屋子都是茅草屋,又怎么建的起火墙?

时知以前我其实也没住过火炕,她只是在农家乐见过,当时也只是坐了坐,但大体原理她还是知道的,无非就是用锅灶烧火超生的热烟传递热量把土炕加热,炕的另一边墙留出排烟的通道也就是烟筒。

时知把这个想法跟懂建筑的工匠说了,并且画了个建筑图,火墙和火炕的原理接近,这个没有太大技巧,匠人们很快就弄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