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康看了周围的小摊,又问:“这边卖菜的很少。”
李某抢着回道:”这条街不是卖菜的,你看这两边,玉石,绸缎,首饰,灯笼,都是物件,卖吃的都在下面那条街呢!“
”是那边的菜农看那姑娘年纪小,欺负她,不让她摆,她才到这来的。“
林文康看这位大娘人热心,就随手从她摊子上拿起两根木簪。
”这两个多少钱?“
”您给十钱就可以了。“
林文康给了钱,道:”可以麻烦你带我去那边看看吗?“
”当然当然。“
大娘擦了擦手,让旁边的人帮她看着摊子,带着林文康来到肉菜市场。
这些卖菜的小贩都在街道两边,看着杂乱无章,其实都是分了区域的。
鸡鸭鱼肉腥气较大,在街尾。
干货,调料,柴米油盐在中间。
然后依次是瓜果蔬菜。
大娘指着一个小摊子:”看,那小姑娘卖的就是这种蘑菇。“
那摊子上除了蘑菇,还有春笋,野菜。
”看看,要点什么。“
卖菜的大叔热情地招呼着,林文康没见过那个小姑娘,就让那个大娘帮着打听。
大叔直摇头,卖这种蘑菇的,只有他们西山村人,没有这样一个小姑娘。
事情变得奇怪,林文康留下人继续打听,先回了刑部。
他找来岳永安的小厮,仔细询问他当天的行程。
之前他已经说过一次,口供还在,岳永安那天从岳府出来,经过哪条街哪条巷子,都记得很清楚。
但是这一次,林文康问的是细节,当这些细节拼凑起来,竟是有人有意引岳永安到事发的那条街。
岳永安是因为犯了错,才被他父亲送回宥阳老家,这刚回来,就敢生事。
林文康仔细一问,小厮才支支吾吾地说出来。
岳永安对这种娇小可人,看起来楚楚可怜的姑娘,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他还偏爱年纪小的,去青楼也是专找这一种。
那个卖蘑菇的小姑娘,完全是长在他的审美上了,当时他劝都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