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此前曾参过百里氏的朱御使竟主动出列,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要参太子勾结外敌,引大魏边境战火,又以平乱为由笼络兵权,建立威望。
此话一出,满朝震惊,太子的拥趸险些跳出来对着那言官破口大骂。
永嘉帝也没想到,自己久病初愈,刚上朝就碰上这样的大事,他气息微乱,像是受了旧疾影响。
要说这朱御使也是过于刚至,太子身为储君,废立都易动摇国本,必定引起轩然大波,若是证据确凿板上钉钉,他倒也可以免去死罪,可这当中,但凡帝王的私心重一点,又或者有什么意外发生,那他就只能担一个污蔑储君的大罪,这一生都算是毁了。
朱御使言之凿凿,此事其实早就有迹可循,是百里氏暗中勾结了南诏人,借南诏之能掩人耳目,助古牙度过通道,助莫勒起兵犯魏,之后再由太子出面调兵遣将,击退敌寇,借以增加声威。
永嘉帝毕竟是经历过风浪,见识过大场面的国君,虽然朱御使之言令他险些旧疾复发,但还不至于为此乱了方寸,连带着思路也很清晰。
“你此言,可有证据?”
朱御使早有准备,先搬出了之前百里氏被参的事情。
百里氏身为皇后母族,虽然尊贵,但府邸公然超出规制,除了百里氏的不臣之心,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经济来源。
换言之,他们肯定是搞到了不合法的钱,才有机会把府邸修成这样。
众所周知,南诏地处西南,濒临骠国,而骠国正是生产玉石水晶之地。
此前洛阳受水灾,百里氏曾号召各家出自赈灾救民,又编写账簿一一记录各家所出,白纸黑字标明,百里氏所出玉石珍宝最多,这便是百里氏与南诏往来频繁的佐证!
朱御使说到这里的时候,太子都气笑了。
“好一个佐证,朱御使凭喜好断罪责,凭来源断方向,那洛阳城内所有喜欢骠国玉石的,是不是都与外地有勾结?而就御使所言,他们也不当是与南诏有勾结,应当是与骠国勾结!御使谏言,本意在约束百官言行,非至纯至真之性不可担任,可御使所言,恰如天马行空随口捏造,实在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