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最多半个月就要回来收庄稼了,喜事嘛具体日子没定,准备在秋收结束后选个好日子。”王红英说着又喜又忧,喜的是媳妇终于要过门,她可以洗干净手等着抱孙子,忧的是银子,虽说预备喜事一切从简,但是她越想越对不起两个小的,一辈子的大事情,潦草的办了,以后想起来多可惜。
可她实在拿不出多了钱了,只有借。
王红英好强了一辈子,还没有向别人开口借过钱。
罗巧云说:“我知道一个先生很会算日子,明天我带你去找他算。”
“行。”王红英低头将线给咬断了:“日子一定得找人好好看,不能马虎。”
后来王红英又烦了几日,在心里把能借钱的人盘算了一遭,娘家两个□□子也不好过,想来只能借到几吊钱,孙木青两个伯伯日子过得还可以,但是最近忙着娶亲盖房,怕也不宽裕,罗巧云马淑慧等就不说了,家里负担也不小,加上没有血缘关系,能借一吊两吊的就不错了。
王红英盘算着盘算着,很难张开口,就当她准备豁出脸皮去借的时候,孙木青回来了,带回来整整五两银子,攥着那小银锭,王红英的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这么多银子呢,孙木青,你没做啥不该做的吧?”
“哪能啊。”孙木青捧着木瓢喝了好大几口水:“都是正经路数赚来的。”
王红英喜滋滋的将银子收好:“那是,我儿子什么人品我最清楚,你是老实孩子。”
孙木青喝饱水坐下来,和娘说了银子的用途,其中大半是要打家具的,他没工夫办,就让王红英去买料,剩下的钱添置日用物件,比如冬天存热水的藤壶、吃饭的碗筷,虽是小东西,却是过日子常用的,家里旧的上了年头,那碗没有一个不缺口,藤壶也老早温不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