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溪考完孩子们,又挨个询问了他们家里的情况,将提前准备好的生活物资发给孩子们。
杨奶奶有眼疾,苏溪给她准备了近十日的药材;
晚娘家揭不开锅了,苏溪介绍她去了西头的集市打杂,还给她家提了些救急的米面;
胖大婶忙着给富贵人家做针线活,无暇顾及孩子,苏溪给孩子带来了几本绘本
每个孩子都领到了自己的东西,满足地抱回家。
有些孩子刚四五岁,太小,没力气,拧不动,苏溪也不帮忙,告诉他们,要学会想办法。
于是,大点的孩子帮小的,小的将物品分成好几堆,分批次拿。
巷角有棵杏花树,白色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现在已是四月初,杏花开始凋零,土褐色的枝干上剩下的杏花不多。
苏溪站在杏花树下,望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许久没有说话。
“你不跟进去看看?”陆江问。
“不了,看了心疼。”
苏溪极少去到这些人的家里。
不是嫌脏,而是那些人会因为得到了一个馒头而跪下来磕头感恩。
在她们眼里,苏溪是活菩萨。
可苏溪知道,她不是,她没有菩萨的能耐,不能普度众生、更不能让孩子们顿顿不饿肚子。
陆江很少看到苏溪有如此伤感的时候,与平日里欢快活泼的模样大不相同。
他忽然笑道:“杏花都要谢了。”
“嗯,还有三十六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