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但这种情况在一阵急促的琵琶声渐渐消散。

身处繁华锦绣长安,琵琶声人人都听过无数次,但那种欲语迟的娇羞与眼下铿锵之声有着云泥之别。宴席之上的靡靡之色,在激越的琵琶声中顿消。

只一曲琵琶,声渐急,如千军万马来袭,势不可挡。声暂缓,似黑云压城,兵甲严阵以待。

而后,有歌声穿破紧张之感蓦然响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如惊涛骇浪,石破天惊,观者皆被歌声感染,激昂情绪溢满怀。

随着歌声响起,一女子执剑而出。

她身着华丽舞衣,手腕与脚踝处分别有银钏,上坠着银铃铛,于剑舞之时,玲玲作响。

剑光璀灿夺目,有如后羿射落九日,舞姿矫健敏捷,又似天神驾龙车翱翔于九天。剑起时如雷霆万钧,令人不由屏息,收剑时平静如春风拂面,又如江海凝光,令人心头微松。

琵琶声或急或缓,无不与剑舞相和。

倘若说先前夺人心舍的箫声如仙乐,这会儿的剑舞琵琶便让人置身于战场,观千军万马,势如破竹。胸中自有豪气,不倾吐而出则不快。

随着歌声,安国公主当先起身,吟唱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她本就自军中而来,身染血气,气魄雄壮。此时和歌而唱,宛若熠熠生辉,令人移不开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