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观朱元璋的脸色像是认可朱标作为的人?
明摆着朱元璋是想让儿子吃吃苦头,从而让朱标认输。
“爹,眼下的天下已然不是从前的天下,百姓们不再由着我们说什么是什么,倘若爹执意不改,怕只怕本就不太平的大明会越发起义不断。”并非朱标危言耸听,大明情况如何,别人不知,他们父子自知,直到现在为止,大明的农民起义不断。
一回一回的镇压,压的究竟是什么,朱元璋敢说自己没点数?
本来大明因为朱元璋一个贫民出身得以开创大明江山,成为大明皇帝,已然让无数人的野心如同火苗一般扎根在人的心间,但凡他们有一丁点的可能效仿朱元璋,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揭竿而起。
以天下养朱,朱标无法确定朱元璋听到此话是何心情,朱标反正是觉得臊得慌,他想的是,他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天下百姓。
朱元璋一眼瞥过朱标,岂不明白朱标何意,然而朱元璋道:“你以为我们现在下诏改制世间的百姓会领我们的情?”
后面的话用不着朱元璋挑起,朱标明了,却提醒道:“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无论有多少人企图借天幕所指我大明政策的问题所在,我们从前不知内情,以为是对大明有利的,却对大明造成伤害,我们理当改。错而改之,世人都会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改进。反之,知错而不改,只会让天下人对大明失去信心。”
朱标劝得苦口婆心,他本想一步步的来,不必急于一时,如今看来不急都不行。天下人看着天幕,指出朱元璋的私心。
人皆有私心不假,世人不至于说完全不能接受你的私心,但如果满足你一人的私心,为此需要无数人的牺牲,凭什么?
谁的日子想要好过不得靠自己努力?大明天下为何能落在朱元璋手里,难道不是因为朱元璋把天下百姓吃的苦,受的罪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