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怎么说呢,刘邦都那个年纪了,要说他没有危机感,不怕死,定是骗人的。
瞧着卢绾,刘邦怕是也担心起樊哙了!
【偏在这个时候有厌恶樊哙和吕雉结党的人对刘邦说:“一旦皇上晏驾,樊哙就要带兵尽数诛杀戚夫人、赵王刘如意这些人。”
得,刘邦一个病重之人,乐意有人说他死,乐意听见有人打算在他死后杀他的爱姬和爱子?比起杀戚姬和刘如意的事,叫刘邦耿耿于怀的莫过于樊哙是不是也跟卢绾一般无二要背刺他?刘邦勃然大怒说:“樊哙见我病重,是盼着我死啊。”
瞧瞧刘邦说的话,他最在乎的人是谁?必须是自己。】
【卢绾叛变一事让刘邦如鲠在喉,不得安宁。再有人提及樊哙可能会做的事,重点是樊哙是不是盼着他死!一瞬间刘邦炸毛了,当即命令陈平和绛侯周勃去代替樊哙,并在军中立刻把樊哙斩首。】
樊哙!!!他他他,他没有,他什么时候盼着刘邦死了!刘邦怎么能听信别人的话,认定他因为作为吕雉的妹夫就偏着吕雉了呢?
【其实我们都清楚,卢绾的叛乱对刘邦来说算不了大事,真正让他如鲠在喉的是吕雉,吕雉在此时已然势大,刘邦岂不忌惮?樊哙的存在对吕雉而言是为助力,他要杀一杀好让吕雉知道分寸。】!
第268章 忠诚不二
???不是,杀一杀警惕吕雉什么的,考虑过他们作为被杀的人的心情和感受吗?人命,一条人命呢,怎么就成你们夫妻的博弈了?
樊哙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好想亲口问问刘邦,他跟着刘邦出生入死多少年了?刘邦当时是不是气糊涂了才会干出这样的事儿?
刘邦心情其实同样挺复杂,樊哙,樊哙呢!多好的兄弟。再好的兄弟,有时候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刘邦也是不得不做出些他本身并不想干的事。
吕雉却是心中了然,果然,真正能让刘邦动了杀心,要杀樊哙性命的原由就是刘邦恐惧了,看来那个时候的刘邦已然病得不轻了,而她何尝不是也成为了刘邦的心腹大患。
【陈平、周勃不敢不听,毕竟连樊哙刘邦都要因为几句无缘无故的话动了杀人之心,他们要是求情,怕是要落得一个结党营私,是为樊哙同谋的罪名,彼时他们也得死。两人当即动身,发生这么大的事,两人免不得边走边细心合计。】
【陈平一个一等一的聪明人,瞧着刘邦的情况,加上刘邦做的事怎么说也不太地道,同周勃商量说:“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万一哪天皇上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她们姐妹二人必然会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
刘邦闻之瞬间眯起眼睛危险的盯着天幕,陈平,陈平,果然是一等一聪明的人。他最关键的话并没有说出来,无非是观那个时候病重的刘邦,以为刘邦活不了多久了。
刘邦一死,刘盈作为太子必将顺理成章登基为帝,吕雉必为太后,吕家也会水涨船高,吕媭作为吕雉的亲妹妹,自家丈夫死于陈平和周勃二人之手,对,没错,是刘邦下的令不假,可吕媭敢跟死了的刘邦叫板吗?最终吕媭要是寻仇,必取他们二人性命。
呵,陈平擅长审时度势,此言不虚。
【我们听着陈平的分析谁能说不对?陈平未尽之言是,刘邦瞧着病重,怕是没有多少日子了。如今杀樊哙,将来他们得把脖子先一步洗干净,等着吕雉清算吧。吕雉已经都能让刘邦忌惮了,陈平难道会觉得吕雉不敢杀他?】
陈平!怎么可能不敢。吕雉像是有所顾忌的人吗?
就此刻陈平都觉得吕雉可怕,莫说到最后吕雉助刘邦多少?吕家又助刘邦多少?他要是不怕死的跟吕雉结仇,瞧着吧,会有他苦头吃的时候。
【周勃也怕的,陈平分析得对,他听着一时没有了主张,便问:“难道把樊哙放了?”放了樊哙什么的,万一要是传到刘邦耳朵里,他们考虑的是以后刘邦不在,他们会被秋后算账,眼下要是把樊哙放了,刘邦得第一个饶不了他们。】
【必须得说,陈平不是一般的周到圆滑,听到周勃的话,陈平即明白周勃被他说动,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早有,陈平说:“放是不能放的,咱们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
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
哈,好,好啊!刘邦心下称赞着。
可怜陈平却是渗出一层层的冷汗。
如果在论吕雉时,沈悠提出他同周勃一道把刘盈的儿子全杀了,绝吕氏血脉是得罪吕雉,一时半会吕雉不会对他怎么样,至于今日沈悠道他未来为保全性命,不得罪吕雉而采用拖字诀,以达到既不违背刘邦又能让刘邦不怪罪的目的,何尝不是让刘邦心中有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