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次的偏心小儿子,一回一回的想让汉景帝把皇位传给梁王,怎么的,汉景帝顺理成章的把皇位传给她孙子对她来说就不好了?偏心无度,把梁王宠得无法无天,连大臣都敢派人刺杀,她可真是厉害,不愧是大汉的太后是吧。】

沈悠后面那句满满的都是嘲讽。

就这事,吕雉都没有干过。要杀吕雉只会当面杀。更何况刘武有什么资格取人性命?若不是那窦猗房助长了刘武的野心,刘武有那么大的胆子?

刘邦心里想的是,刘武那是在挑衅皇权,不把汉景帝这个真正的皇帝当回事。

这样的人,留着他干什么?

汉文帝时,刘恒听着一顿,倒是没有想到,在他手里安安分分求生存的窦猗房以后竟然那么有作妖。

对,儿子都是儿子,可是承江山天下的刘启代表的不再只是自己,更是大汉的江山是否稳固。

兄终弟及,窦猗房想怎么着?要挑起儿孙相争吗?

汉文帝拧紧了眉头,随后又想,他那儿子刘启也不傻,没有听窦猗房的话。也对,要是连窦猗房刘启都斗不过,他能斗得过谁。

汉景帝刘启再一次觉得扬眉吐气了,对啊对啊,好些事其实都是放在明面上的,无奈一个孝字压得汉景帝没办法。

窦猗房再怎么闹腾,他也只能受着。

【接二连三的事也可以看出来了,这位窦猗房不是一个省心的主儿,不讲理还闹腾。好在梁王刘武知道宫中因为他闹出了大动静,赶紧带着刑具待罪于宫阙之下。窦猗房听说儿子没事当然高兴了,汉景帝看着梁王闹出的一件又一件的事,心情能好吗?】

怎么可能好!汉景帝没跟刘武计较,他倒是一直在搅事。!

第160章 被压制的皇帝

没有一个皇帝觉得就这样的梁王值得汉景帝再厚待的。

杀袁盎一事暴露了梁武王的野心,这回入宫朝见又想坑汉景帝一把,真当汉景帝没有脾气的吗?

【此事后,不知是窦猗房或是梁王的主意,梁王留京一事被汉景帝驳回。梁王回到封地后因病去世,好,这回窦猗房就更闹了,丧子之痛确实是痛不错,她不吃不喝,说:“帝果杀吾子”。咱就说,这窦猗房是相当的可以,死了一个儿子是再想坑死另一个儿子对吧。别说没有证据证明汉景帝杀了梁王,就算梁王是汉景帝所杀,梁王为什么非死不可?不是她宠的?】

【偏心得没边的太后,一心向着小儿子,让他手握兵权,无法无天,作为一个皇帝,谁能容忍这样的威胁存在?她倒好,野心外露的想让儿子上位。她图什么?汉景帝登基之后她已经是太后,就汉景帝对她不好吗?不知足的闹腾,无非是闲得慌。也不算,有人未必不想学学吕雉,架不住没有那个本事对吧!】

嗯,这相当有可能,男人有野心,女人也有野心,架不住能力不够。

【对,窦猗房极喜于黄帝、老子之言,故要求汉景帝和窦氏子弟不能不读黄帝、老子之书。她这要求自家的人,也没有人管,可一个不安分的太后,她所图的并不仅仅是自家,更是外头。汉景帝那会儿有一位研究《诗》的博士叫辕固,一日,窦猗房将其召来问《老子》,辕固说:“这不过是平常的言论罢了。”】

【这话可不惹怒了窦猗房,“它怎么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气愤之余便让辕固入兽圈内刺杀野猪。突然知道,为什么刘武那么大的胆子敢派人杀大臣了,看看窦猗房这操作,不过是所见不同罢了,这都容不得,把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推行入兽圈内刺杀野猪,这不是要人的命吗?】

【滥用权利,窦猗房是丝毫不在意天下人是如何看待刘家人?好在,窦猗房这个当太后的糊涂,汉景帝可不糊涂,虽然不能当面道窦猗房的不是,却也另想他法助辕固一臂之力。汉景帝让人给辕固兵器,辕固持兵器入内一刺,野猪即毙命。窦猗房见此也明白了,汉景帝不许她胡作非为,她若是执意胡搅蛮缠,莫怪汉景帝不念母子之情。】

【因窦猗房之故,终汉景帝一朝,诸位儒家博士皆在官待问,没有被重用的。这对大汉的影响大吗?必须得大。后世华夏儒家所占据的地位,可以说那是至关重要的。汉景帝后元三年,汉景帝崩于未央宫,太子刘彻即位,尊窦猗房为太皇太后。咱们的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政治政策,在当时的窦猗房甚至是太后王娡看来,都是不符合大汉建国以来的无为而治的政策,因此,有些争斗就不可避免了。】

嘶,争啊斗的什么,秦始皇不意外,可那一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秦始皇控制不住的站了起来,这是什么意思?还能影响后世两千多年,而且就听沈悠话里的意思,明显这条政策对当时,不,是对后世来说都是相当有益的政策,否则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