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

江宁挑着新鲜水灵的菜摘,动作十分熟练。

杨奶奶笑道:“看你这样子还真干过农活。”

江宁笑道:“我们知青下乡是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肯定得干农活。我在乡下也开了一个菜园。”

一聊到种菜,杨奶奶的兴致就来了。

两人就种菜心得交流了十几分钟。

这会儿功夫,江宁已经摘满了两大篮子菜,杨奶奶过了下称,收了江宁一块钱,末了,又抓了一把香葱当饶头。

江宁道过谢,十分自然地转移了话题:“杨奶奶,我家里人生了病,去医院又太远,您知道咱附近有医术好人品靠谱的大夫吗?”

杨奶奶想了一下,说道:“以前咱村里就有一个大夫,擅长针灸,人称“刘三针”,我有偏头痛,老去他那儿扎针,医术可好了,人也善良,遇到看不起病的人家都直接免药费。过年过节还义诊。7年前,有红小兵要斗他,结果我们全村人团结一致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崽子给斗跑了。”

江宁感慨道:“你们村的风气真好。”

杨奶奶说道:“主要是刘老大夫人好。”

江宁心中略喜欢,赶紧问道:“那他家住在哪里?我也想过去看看。”

杨奶奶话锋一转:“唉,刘老大夫前年就不在了。”

江宁:“……”空欢喜一场。

杨奶奶话锋再一转:“老大夫虽然不在了,可他有儿子呀,他儿子小刘的医术也好,现在在中医院上班。”

江宁心头又涌起了新的希望,他委婉地打探了一下小刘医生的性格品性,用杨奶奶的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小刘大夫也挺好,为人善良,性子挺好。不过,他们一家已经不住村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