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和饼刚出锅,上面盖着一层棉布,还带着余温。
老吴请两人尝尝,江宁拿了一个馒头,这馒头颜色是黄的,可能碱放多了,黄点也正常,馒头上还有咧了口,可能是发酵过了头,也算正常。
江宁还没吃,扭头看老吴,就见他用热切的目光盯着自己。
江宁想想上午的情形,明白这馒头是谁的手笔了。
他咬了一口,用夸张诚挚的语气夸道:“这馒头既有碱的香味,又有类似醋的酸味,不愧是科学的配比,酸碱平衡,让人胃口大开。”
老胡也咬了一口馒头,皱了皱眉头,一脸佩服地看着江宁。
老吴的眼中闪过一丝隐晦的得意,“小江,你的品味不错。我是用做科学研究的态度蒸的馒头。”
江宁:“……”怪不得。
老吴热情地说道:“你再尝尝这饼。”
江宁又尝了一口饼,这饼烙得又厚又硬,他迎着老吴的热切目光,只好说道:“老吴,你烙的饼很有你的个人风格。”有骨气又硬气,寻常人等咬不动。
老吴心情颇好,把带来的酒也打开了,给两人各满上一杯。
老胡真诚地夸道:“老吴,你这酒真好喝。”终于不是你亲手做的了。
江宁不动声色地把老吴带来的馒头和饼收了起来,换上了自己蒸的馒头和包子。
三个人就着两盘菜喝酒。
菜不多,酒一般,但氛围极好。拥着小火炉,喝着小酒,谈谈天说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