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老吴也来过几趟,看江宁把果林弄得像模像样,也挺满意。江宁继续练习嫁接,还让王威去山上寻找合适的酸枣树。

老吴说:“经过这一个冬天的练习,明年春天正式嫁接果树,你应该很熟练了,成功率很高。”

江宁也觉得自己能行。

江宁又收到了姑姑的来信,并给他寄来了几本农林学方面的书,江宁如获珍宝,每天抽空看两小时。

他十分感谢姑姑,立即着手回信,信写得很长,写他的日常生活和近况,写他的房子和狗子。写完信,他又收拾了两大包东西,像是木耳菌菇菜干柿饼大枣酸枣小米,能寄的都装进去。甚至还寄了一木盒自己熬的黑糖。

他知道姑姑和姑父现在处境不好,表哥表姐一个去了甘省一个去了新省,生活得也挺苦。但他在信里也不能多说多问,他猜得没错的话,他的信件是要被检查的。写别的不行,但写些日常锁事,应该没问题。

江宁为了保险,又在信头信尾加了两句口号,还添了一些诸如“现在农村形势一片大好,我做为插队知青过得很幸福,老乡们都很善良,有一个人总帮人干活。”

写完信,他托进城办事的人给寄过去。

江宁刚寄完信不久,又收到一封意外的来信。这封信就是小林写的,江爸老对头林晨的儿子,上次江宁借他搞了一回事。林里给他寄了毛巾,回了信,还把小林的地址给了江宁,说他们年轻人多多联系。

江宁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小林先给他写信了。

江宁没有完整保留原主的记忆,只有些片段,以他那点稀薄的记忆,好像他和小林之间也不是太亲密。大人的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孩子,而且两人又是对照关系,总是被拿来比较,关系就更微妙。

江宁就觉得比较这事很无聊,你过你的,我过我的,比较来比较去又有什么意思?偏偏很多人乐此不疲。他前世的父母是这样,现在的父母又是这样。

江宁想了想,决定以实际行动改变一下这种不良情况。大家以后和平相处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比来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