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被后一个消息震住了,议论声更响了。陈大山也不管他们,反正事情他说完了。
他不像王明成,开个会硬拽文词,不说正事,一个屁大的事扯半天。他有事说事,没事散会。
大家对于要办幼儿园的事很热心,便围着陈大山问东问西,比如几岁的孩子能上?收不收钱?谁来当老师等等。
陈大山听得头大,只好说道:“别急别急,这事还还得再商量。”
散会后,陈大山便来跟江宁商量怎么办幼儿园的事。
“你说收不收钱?要是收,我估计大家都不干,要不收吧,又有人不满,有的人家有孩子,有的没有。再说,这老师和保育员的工资谁开?”
江宁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应该收点粮食,少收些,标准你定吧,我毕竟对村里情况不了解。最好定一个大家能接受的标准,这些粮食一是给孩子加餐,二是给老师和保育员当补贴。”
陈大山觉得也只能这样了。
江宁被举报的事不了了之。王家人得知结果后,满怀愤懑但又无可奈何。他们哪里想到江宁还留有后手?
村里人知道这事后,都夸江宁有先见之明,这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
江宁回来后开始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做玩具,他先做了一个翘翘板,做好安装好,之后又做了几个木制小城堡、积木、还有木制挖掘机、藤编摇篮。这些东西一拿出去,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幼儿园还没开办,每天都挤满了孩子。怕孩子争抢玩具打架,江宁还任命了陈大山的孙子当班长。
江宁倍受孩子们的喜欢,他到哪里都有孩子跑过来打招呼:“江叔叔,江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