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还是陈壮帮他代班,农具已经发下去了,也登记好了。

江宁把保管室打扫一遍,粮仓前后检查一遍。

粮仓门口有几口大缸,这是防火用的。

江宁看缸里的水不多了,就去挑水,把大缸灌满。

他去挑水时,正好看到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也在挑水,一打听,是住村北的王奶奶,王奶奶的儿子在外当兵,老伴身体不好,常年卧床,女儿嫁得远。

江宁先帮王奶奶挑水,老两口一脸感激。江宁不在意地说道:“随手的事,谁见了都会帮忙的。”

王奶奶留喝口水,江宁说:“下回再喝吧,我得把粮仓里的水缸挑满了。”

江宁回到保管室,发现门口围了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会说话的跟他打招呼,不会说话的孩子也会“啊啊”两声,像是在问好。

这些孩子都是放养,大点的孩子有时顾着自己玩,直接把小的往地上一放,那些不会走路的小家伙就在地上乱爬。

江宁看着直叹气,这村里应该弄个幼儿园,哪怕是临时的也行。下回见了陈大山提个建议试试。

江宁挑完水,歇了一会儿,就去旁边的旧仓库里找些稻草茅草之类的,坐在门口编席子,他以前看过视频,不难学,练习个几回后,就能上手。

江宁编了一张席子铺在地上,让不会走的坐在席子上玩,他又用干草编了蚱蜢、兔子、小猪。引得孩子们一阵欢呼。

从这以后,江宁有空就做些手工,孩子们每隔几天就有新的玩具。

这下,保管室门口聚集的孩子就更多了。

大人下工后根本不用到处找孩子,直接奔保管室门口就行了。

江宁对孩子如此有耐心,也获得了孩子家长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