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和方朝阳等一帮年轻小伙子挑着水桶去大清河挑水,大清河的河床很宽,丰水期时河面辽阔,一眼望不到边。现在却从大河变成了小河,他们从岸上走到水边就得十几分钟,走下去还算容易,真正难的是挑着两桶水爬上来。
河岸边到处都是挑着水桶的人,有他们大队的,也有别的大队的。江宁了解到,由于水源紧缺,前段时间,几个大队的社员为了争水,发生了械斗。最后公社领导出面协调,每一个大队每天只能派二十人来挑水。大家互相监督着,见谁违反规定就举报。
刘家河大队是青壮年轮流来挑,但也有人自愿每天都来的。
江宁只挑了两半桶水,步伐还不稳,晃晃荡荡的。自然,他被同行的人打趣嘲笑,江宁不以为意:“有多大手,端多大碗,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我大病初愈,总不能硬撑着吧。”
陈大山的侄子陈壮也在队伍里,他替江宁说话:“人家小江是技术人才,又刚生完病,能跟你们一样?一个个的,咧着个破嘴就知道笑话人。”
方朝阳也说道:“一会儿,我替江宁多挑几趟。”
陈壮是刘大家河队的地头蛇,方朝阳在知青中人缘好,这两人说话都有分量,他们一发话,其他人也不敢再说什么。
江宁用上了吃奶的力气,挑着水桶爬上了岸,到了平地,喘了一会儿才继续往前走。他隔一会儿就换一下肩膀,但饶是如此,肩膀还是磨得生疼生疼。他有点后悔自己没弄个垫肩,至少能让肩膀少受点罪。
他们一行人挑着水到了田里,浇地的人正等着,放下水桶,歇息一会儿,接着再去挑。
江宁正要跟着队伍离开,高雪华迟疑再三,趁人不注意,快步跑了过来,往江宁的水桶里扔下一样东西就跑。
江宁愣了一下,也没叫住她,等到离开人群,他拿出东西来看,原来是两块用碎布做的垫肩,江宁心说,高雪华真是个细心体贴的人。
垫肩上有两条带子可以系在胳膊上,江宁自己系不了,就找方朝阳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