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退着走到马棚前的阴凉地方,然后合拢扇子,一回头,那名年轻人也正在看他。

准确地形容,还是少年。个头和林子晗差不多高,可能还在长身体,如青树抽条般俊秀挺拔;肤色偏深,又有别于当地人的黑里透红,大约是新晒出来的,不过也晒得不轻,脸颊有层皲裂的鲜红。

在历经风霜的皮相上,不难看出眉清目秀的五官,鼻梁直挺,眉骨高,薄唇,不是典型的鄂温克人相貌,或者说恰好相反。

于是裴令宣用标准的普通话搭腔道:“你在干嘛?”

他这是明知故问,长了眼睛的人都看的见,人家在喂马。

裴令宣早些年拍过一部叫《劣马》的故事片,饰演一名终日与良驹为伴的驯马少年,所以此情此景令他倍感亲切。

那部片子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一位军阀统领意外获得了一匹烈性难驯的骏马,因驾驭不成而勃然大怒,欲举枪射杀;这时在马厩中替母马接生的瘦弱少年却双手沾着血污跑出来,拦在马儿身前,声称自己只需半个月时间,便能驯服这头烈马,只求将军饶它一命。

但半个月一到,当少年从山林里牵着温驯的骏马回到县城,城内已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军阀的头颅被割下挂在城头,城内唯一的活物,只剩一条瘦骨嶙峋的大黄狗。

少年只好牵着一驹一犬,开始了战乱中的流浪。

这部电影的拍摄周期长达11个月,裴令宣就是在那一年里练就了一身纯熟马术,还拿到五次提名,捧回了两座影帝奖杯。

得知新剧有大量的骑马与武打戏份,他又回马场勤练了三个月,把当年学的功夫捡了起来;不说技艺多么超群,但应对本剧的外景和动作戏是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