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数字微波概念还只是雏形,整个蓝星都没形成正确的研究体系,种花家想在这时候奋起直追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可谁曾想到,这进口的设备竟然是这种玩意儿?
兔子竟然依然在为几十年前就诞生出来的电子管研发基础技术而苦恼。
150hz的实验设备,对于兔子来说仍然是未来十年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南曼学习了未来十年的历史趋势,她大致清楚现在人类的通信技术已经在向着成熟的「移动通信」方向飞速发展。
估计频段扩展到uhf450hz不成问题,器件技术也已经完成向半导体过渡。
说不准人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用上了各种微波技术。
在这种巨大的差距面前,种花家此时的「进口设备」,大约就是进口了个寂寞。
难怪童教授之前说这个研究在「落灰」,就成果来说,其现实意义来说差不多是这样。
除了在几年前买进国外设备时,计划着要配套建个信号高塔,种花家确实没再多投入什么。
花钱的地方太多,微波通信且还轮不上。
南曼此时的心情太过复杂,想要开口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这种感觉就非常的神奇,她知道种花家曾经彻底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发展都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入手的。
跳过蒸汽机进入内燃机时代,就意味着缺少了工业积累,这就是兔子先天不足的最大原因。
微波通讯技术的研究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蓝星时代的微波通信技术,此刻正是第二阶段准数字微波通信蓄力往跳入第三阶段数字微波通信的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