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老于:∑(〇o〇)真……真的吗!?

写这章的时候有些犹豫,要不要这么把化肥发展提前进这么快,但我还是想这样写。

我们这代人从小衣食无忧长大,我们也知道能让我们天天把吃米饭当日常的人是袁爷爷,感激之情永不能忘。

但是有些人其实不清楚,我们国家在七十年代大部分人就已经可以「吃饱」了。

除非是局部自然灾害,否则地里的粮食配,已经基本满足了日常生存需求。

当然这个吃饱是指吃红薯、玉米配着各种高产杂粮。

虽然它们很多味道都不怎么样,但真正的大规模饥饿问题是已经基本解决了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关键办法就是我们有一大批化肥产业出现,有很多化工专业的和机械制造业的前辈们为此付出了很多……

老于和严韬就是那一代化工人的缩影,从零开始一步步让化肥产业在全国遍地开花。

当然,他们没有小说里人物的幸运,遇到一个来自未来的南曼。所以这条路走的更难,时间也要更长。

我的文笔有限,理工知识是门外汉,塑造的人物也不可能按照现实来,但谁让这是个平行时空呢?

所以就轻松一点、苏爽一点吧。

不过,我还是希望通过这一段故事让更多的人可以记起那些没有留下太多姓名的化工前辈们,今天我们能吃饱还能吃得好,也同样有他们伟大的贡献。

致敬前辈

砥砺前行

感谢在2023-04-20 20:06:13-2023-04-21 15:45: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九月初九深秋 30瓶;弥姬呦 5瓶;每天都要开心的梅梅 2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