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这是会聊天儿的,一句话就把天儿聊死了。

童教授感觉没法接,“当然很好。”

事实上如果不是姚教授天天想要把南曼挖去工院,童教授甚至会比任何人都开心自己的学生可以为祖国建设发光发热。

哪怕发光的地方不是物理专业的事,他没有那么狭隘。

但问题是这个人不能是南曼或者说南曼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离开物理界,教授的课程越多,童教授就越明白南曼这个学生在物理上的天分绝对远超他见过的所有天才。

这个孩子,就好像是上天特意送来的一般,他有种很笃定的预感,南曼以后在物理学上的成就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功。

所以他怎么能允许这样的学生去只当个「工匠」!

是的,就是「工匠」。

童教授没有职业歧视,但他有职业价值衡量。

如果南曼能做到某种重要工业的超前突破性制造。

那么他二话不说直接把人打包亲自送去搞工业建设。

毕竟事有轻重缓急。

但问题是南曼在机械上涉及的内容并没那么「重要」,姚教授这么不遗余力地挖人,看中的也不是什么拖拉机和化肥,他看中的是南曼个人在未来机械制造的潜力。

南曼现在涉及的机械内容虽然对国内此时是挺急需的,但国内并不是真的没能力追。只不过是因为经济压力暂时搁置,换句话说这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国外有比这些机器更先进的机械而且已经普及使用,在别人的基础上模仿出的成果这的确很厉害,但却不是不可取代,最起码他在国内外就见过很多这样的「天才」,只要钻研一下工厂里的机器就能模仿个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