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地里环境,凉水气温这只是最基本的划分,同一个地方因为土壤和水源的不同种植出来的庄稼就千差万别,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说实话就算他们亲自带着老农去种地,也不一定能种好。

因为每块土地的习性都需要观察后才能找到合适的种植方法,「因地制宜」在他们农业专业,这是可以缩小到几分地之内的。

可面对这样的「赤子之心」,他们又实在不想一上来就给人家泼冷水。

为了缓解无法言说的尴尬与纠结,几位农技师干脆就先起南曼那些写了满满一张纸的问题,一开始他们可能只是想围在一起想个好借口让南曼明白「现实问题」,但后面却直接拔不下眼睛了。

一位农技师激动的看向南曼:“这都是你看书想出来的问题?”

“我看书看得一直半解,看不明白的就记下来,想过来请教一下。”

南曼自然不会说这是她看到书上没有把基础知识讲明白,特意标记着提醒自己那些书不必再翻的,因为纯属浪费时间。

但这件事放在场其他人眼里就是另外一个意思。

一个物理系学生竟然会考虑到育种的「细胞研究」和「基因」问题,这真不是他们农业的学生?

生物学在此时种花家基础教育中还不算一个单独的学科,大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就没有学过生物基础知识。

所以一个没有接触过生物学或者农业专业的学生压根就不会知道「光合作用」原理是什么,哪怕你是个大学生。

而就算是农业专业的学生能学明白「基因」概念的也属于凤毛麟角,在一个显微镜都没普及到高校实验室的年代,抽象的教学其实很难给学生们讲明白一些微生世界的知识,所以干脆后面就不教了。

而南曼这个自学的物理系学生却能学明白,这就是来自a大学生的威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