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攀高枝表小姐28

夏沁颜轻笑出声:“正好,本宫也觉得直接死了有点太便宜他们了,本宫受了十几年的苦,他们起码也得受上十年才算公平,你说是不是?"

"……是。"德佑按着地面的手微微发抖。

他不知道公主为什么突然和他说这些,但是宫中多年的沉浮经历告诉他,知道太多的人,往往活不长。

“哎呦,你看我,只顾着说话,都忘了你还跪着,快起来快起来,地上凉。”夏沁颜伸手作势要扶他。

“德公公是父皇身边最得用之人,父皇那里还得劳您照顾,可不能有闪失。”"不敢劳烦公主。"

德佑赶紧避开,往后退了两步,郑重的磕头,声音清脆又响亮,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然。

"奴才卑贱之身,有幸侍候皇上,已是无上的荣幸,此生别无所求,只愿为皇上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公主是皇上唯一的掌上明珠,您的吩咐就是皇上的吩咐,奴才莫敢不从!"

"公公真乃明白人也。"夏沁颜合掌而笑,笑罢将一封圣旨递于他面前。

"既然如此,劳公公替本宫跑一趟吧,给御林军和城防营宣个旨。"德佑的心猛地一提,而后又狠狠沉了下去。

果然……果然!

城防营和御林军那就是京城和皇宫的屏障,是守卫皇上最坚实的两道防线,公主想插手这两处,所图无疑很明显了。

他眼睑颤了颤,而后缓缓抬起,望向面前的圣旨。

明黄的蚕丝锦缎上,熟悉的字迹印入眼帘,那是皇上的字迹……不,是公主模仿的皇上的字迹!

德佑哑然,原来竟是筹谋的这么早吗?

他以为她是天生聪明,却没有想过,也许她为了这一笔字,私下早已练习了很久很久。

再瞧上面的内容,让镇国公接手城防营,这个他理解,皇上虽然给公主安排了生母,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她真正的母亲是谁。

如今国公府就是她最信任的势力,由他们守卫皇城,她才能在宫中高枕

无忧。

可是……可是!

德佑在看到第二封圣旨时,双眸霍然瞪大。

让闻远侯接管御林军?!

"公主?!"他满脸惊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闻远侯、静安侯、大长公主和皇上之间什么关系,公主应当知道,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可是有着血海深仇!

皇上抢了丰恂的皇位,导致了他断腿残疾,之后打压闻远侯,剥夺他的军权,一桩桩一件件,矛盾完全不可调和,说是死敌也不为过。

公主怎么会、又怎么敢将御林军这个守卫皇宫的重要职责交给他们!

“闻远侯有威望、有能力,即使不在军中多年,他依旧有一批死忠他的下属,本宫记得御林军副统领之一就曾是他的兵吧?"

夏沁颜眼尾微挑,"只有他,才能以最快速度接手御林军,还不会引起变故。除了他,本宫想不

出第二个更合适的人选。"

“可是……”德佑明白是这个道理,但他还是不放心。

在经过那么多事后,谁也不敢保证闻远侯不会怀恨在心,趁乱直接攻进皇宫。

“他想攻,也攻得进来,然后呢?"夏沁颜轻轻点着另一份圣旨,提醒:“别忘了外面还有镇国公。

到时直接断了他的后路,瓮中捉鳖了。他们既是相辅相成,也是相互牵制,无论谁想行不轨之事,都还有另一方。

“而且本宫已经召卫校尉回来了。”她淡淡开口:“距离京城估计也就几日光景了吧。”

德佑这才想起,皇上还给了卫泓湙随时抽调地方兵力的权利!

他悚然一惊,公主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谋划的,为什么他感觉这一步步都在她算计之内?那……皇上这次昏迷不醒……与她有关吗……

德佑垂眸,不敢再往下想,想要保全自己,只有不听不看不想,主子怎么说,他便怎么做。做一只听话的犬,比当一个会思考的人安全得多。

“奴才遵旨。”他再次叩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恭敬卑微。

他说的是“遵旨”,谨遵圣上旨意。

夏沁颜满意的笑了,"去吧,等你回来,本宫让人给你

的小侄子请位先生,以后也能科举为官,为你家改换门庭。"

德佑牙齿都开始打颤,她连这个都知道…

“没想到公公还是个传统的人。”夏沁颜直起身,眼神有些意味深长。

“瞧着对爹娘兄长毫无眷念,任他们狼狈而死也没伸把手,可是对年幼的侄子却能不计前嫌、细心抚养,看来还是舍不得家族血脉断在你这一辈啊。"

“奴才……”德佑脑子里一片混乱,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件事他做得极其隐蔽,从始至终都没有用与宫中有关的人,连侄儿本人都不清楚抚养他的是谁,公主又是从何得知?

但是不管她是怎么知道的,他现在都别无选择了。

不仅因为他和侄儿的性命都在对方的控制中,更因为她的那句“科举为官、改换门庭”。

德佑眼神逐渐坚定,郑重磕了三个响头,起身捧着圣旨快步离开。

夏沁颜注视着他的背影,轻轻眯了眯眼,愉悦、欣喜和澎湃渐渐溢满她的心间。她知道,属于她的朝代,已经来临。

既皇上病了不上朝之后,京城又发生了新的变故——

皇上亲自下旨将城防营和御林军的主将换了,而且接任人选都很出乎意料,镇国公和闻远侯。之前皇上百般打压的人,竟是一举提拔到了极其要害的位置。

着实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镇国公也就罢了,好歹是公主外家,相较以往多层信任,倒也说得过去,可是闻远侯是为什么?难不成皇上嫌弃病中皇位坐得太稳?

一时间京中很多人都提起了心,生怕哪一天就迎来了宫变。

然而,并没有。

闻远侯很淡定的接了圣旨,从此吃住都在御林军中,连侯府都不回了。

收服上任统领的人手,压制不满的声音,将士兵们打乱、重新组队,他忙得不亦说乎,不到半月,便完全掌控了御林军。

而镇国公这边就更加顺利了,两人互为犄角,将京城护得滴水不漏。

众人想象中的冲突、宫变都没有发生,一切风平浪静,甚至比皇上没病前更加平稳。原本蠢蠢欲动的人再次垫伏了下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样突然的举动代表着什么。所有人都在观望,等

待着宁静过后终于到来的暴风雨。

然后,他们等到了加封永宁公主为御国公主、暂时代理朝政的旨意。天下哗然。

只听说过太子监国,什么时候有过公主监国的道理?!

皇上难道真想将皇位传给公主吗?

虽然她的确是唯一的皇家血脉,但她是女子啊,女子如何能做皇帝?无数大臣群情激愤,想要进宫面见皇上,好好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牝鸡司晨,绝对不能有!

可惜还不等他们行动,镇国公世子卫泓湙领着二十万兵马已经抵达京城外的消息就不胫而走。这一下仿如一滴冰水滴入沸腾的热水中,彻底让整个京城都陷入一片恐慌。

二十万兵马……明明走时不过万余,怎么就变成二十万了?

最重要的是,他带着这么多人逼近京城是想干什么,造反吗!

激动的大臣们蔫了,有异动的军士熄火了,京城总共才多少人马,跟二十万比起来,无异于螳臂当车

京城危矣,这是很多人心头的第一个念头。

不过接下来的发展却打消了他们这个想法,因为京中一切正常。

城防营挨家挨户的安抚,言卫世子是受皇上之命前来护卫京城,并不会打扰大家的生活。百姓们慌张了两天,见真的没有动静,又是该干嘛干嘛了,街道上还是一片繁华。

他们不关心是公主监国,还是皇子,他们只关心能不能填饱肚子、家里生意会不会受到影响、儿孙是不是长进,其它的,与普通民众没有关系。

至于那些想关心想插手的,全都悄摸猫了起来——这么多大军,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啊!

于是京城陷入一阵诡异的沉寂中,所有人都对公主监国一事保持了缄默。

夏沁颜不再需要模仿赵焱的笔迹,而是正大光明的恢复了原本的字迹,不是簪花小楷,是龙飞凤舞的草书。

她也不再打着赵焱的幌子,而是正式走到了人前,坐在含元殿御案下方特意添加的、只比龙椅小一号的椅子上,与朝中大臣面对面,听他们奏报国家大事。